南京有一座太监墓,发现时已被盗,但考古发掘后却有一个惊喜发现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处墓地的故事。2010年6月的一天,江苏南京省祖堂山社会福利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大型砖室古墓,当时谁也没想到墓主的身份竟然跟明朝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很快在江苏省文物局、南京市文物局的协调、指导下,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江宁区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人员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虽然墓地被发现,但是这座大型砖室墓地却早已遭到了盗掘,而且还在墓室里发现了现代塑料等物,由此可见这座墓地在近代遭到了盗掘。

虽然墓地早已遭到了盗墓者的光顾,但是墓室的前室保存的相对完好。考古人员在其发掘出土了陪葬品20多件,包括玉环、水晶串饰、料珠、银钗、银质鎏金冥币、釉陶缸、铁铺首、铁棺钉,锡铅合金质瓶、壶,石质买地券、寿藏铭等,而这里面最珍贵的物品莫过于寿藏铭,上书篆文“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

通过寿藏铭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大型砖室墓的墓主是明代太监洪保,然而当专家仔细寿藏铭文时却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寿藏铭里的741个字详细记录了洪保的生平事迹。洪保,字志道,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洪武三年(1370年)生。洪保的名字为明成祖朱棣所赐,历任内承运库副使、都知监右少监、都知监太监等职。

洪保从永乐元年(1403年)起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三十年时间内,洪保曾一次奉使西域、七次奉使西洋,而且与郑和、王景弘一起列为宣德六年(1431年)下西洋的正使太监。

但是更让专家惊喜的是,在研读洪保墓室出土的寿藏铭后发现当年郑和可能是“九下西洋”,当然这个提法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考证。除此之外,考古人员在洪保墓的墓门前发现一个歪倒着一直径1米的大缸,其实这个大缸就是用来装灯油的。

从发掘如此的大的油缸也从侧面证明了洪保墓的等级,“本来大缸应该是平放在墓室门口的,可能是后来墓室进水,让大缸倾倒在地。上面还有一块木板,而木板上面还有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8厘米的砖块,砖块的中间有一个直径2厘米的小孔。这个小孔就是放灯芯的,而大缸里放的都是灯油,这样一套系统就形成了一个长明灯了。”

洪保墓的发现,特别是寿藏铭李涉及到了郑和下西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可以说是发现太仓卫副千户周闻墓志之后对郑和下西洋史料的又一次重要补充。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