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6.2,通过本片,我看到了资本家无耻的一面

“房奴”这个词语,产生于近十年,它主要描述的是这样一群人,为了买到一座房子,不惜耗费掉自所有的精力,然后穷尽气力去供养一所房子,最终成为这座房子的奴隶。

房子就像一个梦,远远地站在那里,看似很容易接近,但是期间还有不小的距离。这就是房奴的现状,他们对于房子的信仰,对于自己想要拥有一个家的信仰太过于执着,最终,这种执着被开发商利用,然后就催生出来了这群人。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是跟房子有关,本片名叫《生态箱》,这是一部非常诡异的电影,一对年轻的情侣,下班后逛街看到了一个房地产中介,中介带着他们去看房,这是一片统一规划的别墅区,房子全部整齐划一。

但是中介将他们带到了目的地之后,就消失了,这对青年男女在这片别墅区迷路了。

他们穷尽了各种办法也不能从这里出去。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不断地收到包裹。包裹里有食物,后来的一个包裹里还有一个小孩,有人告诉他们,只要是养大了这个小孩,他们就可以从这里出去。

结果,两人相信了这句话,然后努力地遵从,小孩长得很快,他成长的速度远远超越了正常人。而两个青年男女很快就精疲力竭了。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且简单的故事,故事中的情景指向性太过于精准了,而这个故事本身也非常的有条理,丝毫不用我们考虑太多,只需要带进去一个点,我们就能知道所有的脉络。接下来我们捋一捋。

首先就是一开始为我们展示的鸠占鹊巢。一只怪异的小鸟努力的喂食大鸟,这本身就不符合逻辑,映射一下房子我们就能知道,这对如同大多数的青年男女一样的恋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是有一个家,是有归属感,归属感迫使他们要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然后才能拥有幸福生活,这就是枷锁。

即使是自己的能力并不足以拥有这样一套不适合自己的房子,但是开发商却给他们留有一丝希望,这才是最可恶的。

人如果看不到希望,那种绝望并不伤人,而伤人的绝望往往发生在看到了希望但是却最终被剥夺了希望,这才是最深的绝望。这一点片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最直观的就是男主挖坑。

因为他听到了坑中的声音,于是,他觉得从这里出去是非常有希望的,而自己挖坑也是一件值得付出希望的举动,但是他却忽略了这种希望是谁给他造就的。最终,他迎来的是绝望,更深的绝望。

女主是最矛盾的一个人,因为她所认同的理念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转移而转移。一开始给自己的学生讲述物竞天择的时候,就有着明显的怀疑,因为她也没办法确定达尔文的体系究竟能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场景。

因此,当她来到别墅区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迟疑,一开始母性爆发告诫男主不要伤害孩子,后来却后悔自己的思维。

整个怀疑和自我怀疑的过程已经揭示了本片主旨核心。然而这些个体的精神诉求对于地产商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味,他们依旧是我行我素,然后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

本片片名《生态箱》这个名字很合适,也很能揭示主题,任何一个单独的家庭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箱,而生态箱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牢笼。当你进去之后,就会被困住,在这个既有的小环境中,你只是其中一员,你无法反抗生态箱的造就者,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小环境中生存下去。

当然,规则的制定者对于你能否生存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整个生态箱的流动,而这种流动中,片中的男女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做好属于自己的那一环,然后让流动发生。之后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按部就班的。这极大的讽刺了那些无良开发商们对于普通人的压榨。

他们只管造出需求,然后散发舆论让普通人自发地陷入到这种需求当中,就比如说开篇提到的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进化论。

提出这个理论的人估计并不知道在几百年后会有人利用这个理论来作出一些事情,而借用这个理论的人也是不会去关心理论本身的真实含义。

地产商可能并不知道达尔文是谁,但是却可以大肆炒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来给公众造成恐慌。唯独只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才能消弭这种恐慌。

而拥有房子唯一的办法就是落入地产商造就的手中。这是本片最完美的解释。居住在这片别墅区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他们就像是一个个被单独封存的生态箱。最终成为整个大的生态箱的奴隶。

本片说是冗长也确实如此,但说不冗长其实也说得过去。本片的故事很工整,同时逻辑也很严密,这使得大多数人在看完片头后,兴趣就不那么浓厚了,但是本片一定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好作品,至少能将自己的道理讲清。

……

你好,再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