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不住了?朔尔茨见中美关系转暖,马上访华,德系车要用华为技术

德国的总理朔尔茨又要访华了。这是他自德国政府去年公布“中国战略”后首次访华。

德国的总理访华值得关注一下。在过去,也就是朔尔茨的上一任默克尔的时候,默克尔一趟一趟地来中国,成为西方国家领导人当中来中国访问次数最多的人。

当时默克尔每次来,不仅仅是跟高层会谈,都会到下边的城市走一走,看看中国的经济情况,社会情况到底怎么样。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中德关系最好的一段时间。

现在的总理朔尔茨跟默克尔没法比了。毕竟默克尔当时在德国是处于一言九鼎的状态,现在朔尔茨掌舵的德国政府是一个“红绿灯政府”。换句话来说,朔尔茨自己在政府内部也做不了主。但是看看朔尔茨上任后对华关系问题上他的变化,你就能琢磨出一点很有意思的味道。

最初的时候,朔尔茨刚上台也是想学习和继承默克尔的对华政策。那个时候朔尔茨访华也是挺频繁的。但是随着美国高喊“脱钩断链”,而欧盟也在讲“去风险”,在这种大背景下,朔尔茨扛不住外国的压力了。德国政府出台了一个“中国战略”,大调子是要跟美国的腔调,大体合拍的,也正是从那个时间点开始朔尔茨再也没来过中国。

现在中美关系好像出现了一点松动了,两国元首通话了,高层开始频繁的外交互动。这个时候朔尔茨看来感觉到机会了,立刻组团开始访华了。

访华谈什么,这个看一看访华团的主要组成人员就知道了。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对此事作出的报道当中,专门讲到随行的代表团当中包括西门子的CEO兼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博乐仁,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CEO康林松,宝马的老板齐普策,拜耳的CEO比尔·安德森,蒂森克虏伯的CEO米格尔·洛佩兹等。

讲到西门子公司,讲到奔驰,讲到宝马,大家都很熟悉。拜耳是德国另一个工业巨头,主要是做医药的。蒂森克虏伯名气可就大了。如果到中国清末建的一些近代的炮台上看到的火炮,大部分是克虏伯的,而且口径最大最先进的也是克虏伯的。

应该说《法兰克福汇报》列举的这些都是大企业大老板,随行的代表团主要由大企业的大老板组成。那么朔尔茨此行来究竟谈的是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当然是谈经济,谈经济合作。

有意思的就是在朔尔茨访华的前夕,德国智库《德国经济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称尽管德国政府敦促对华“去风险”,但数据显示德国经济仍高度依赖中国,且明显的结构性“去风险”趋势并未形成。

其实早在去年7月德国政府公布所谓“中国战略”之后,德国商会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协会就发表了一个声明。声明表示不欢迎这一“中国战略”,认为该战略影响中德贸易关系,不符合在华德企利益。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说是奥迪要和华为合作了。合作智能驾驶系统。目前为止我还不敢确定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但是我想这种趋势一定会出现。都在讲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卷得国外受不了了。

还真没到那个程度。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当中所占的份额可能已经不小了,但是这个份额绝大多数都是我们国内市场的。国外市场的开拓刚刚开始,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但是趋势已经体现出来了,毕竟中国的汽车市场在全世界市场当中所占的比例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照现在的趋势看,洋品牌将会逐渐地退出中国市场。

洋品牌是不是就被卷得没法生存了呢?不是的,除了中国市场之外,外面还有三分之二的市场。那么大的市场份额你能够切割出来更多的一个比例,那么你也可以活得很好。

怎么样切割更大的比例呢?显然靠自己的技术不行了,需要引入拥有更先进技术的合作伙伴。我们就看到聪明的德国汽车企业家们开始跟中国头部的智能驾驶软件企业合作了。

这个合作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最终的目的就是把他的这个洋品牌打造得更强大,能够在中国汽车产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之外保住更多的份额。

朔尔茨来访华是好事,中德企业经济的合作也是好事,但是这种好事有人看了一定是不舒服的,所以朔尔茨就算来了,就算谈了,最终谈出来的东西能不能落实恐怕德国人也要看美国人的脸色。

德国的主权自主能到什么程度,咱们不妨接下来等着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