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建园 旱作山地果树种植技术

山地果园,土层较薄,灌溉条件有限,春季土地干旱,降雨量少。因此,遇到旱季会造成果树的减产甚至绝收。

对于旱作山地中的一些果园栽培术研究,可以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翻改土压肥

山地果树种植土层薄,肥力较低,不利于根系的正产生长。如果根部生长状况不够优良,就会导致果树自身生长力较弱,自身抗旱能力也会随之减弱。采用深翻改土压肥的方式,一是可以增大根部的活动范围,有利根部更好的在土壤中发育,使之能够更好的吸收和利用深层水分。二是深翻土壤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特征,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自身的蓄水、保水及供水的能力,为土壤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如可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在梯田内侧和株间挖沟(沟深约为80cm,宽约100cm),长度大致与树冠直径相等。沟挖好后,可用表层熟土或山皮土填入沟底层,并且分层施入绿肥,然后将底层土填在上层,并做好树盘。

二、修水土保持工程

山地果园坡度不够平缓,降水后不能被有效保存,同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因此,需要修建保水工程,来更好拦蓄和利用自然降水,以此来达到自身抗旱的目的。

三、施肥合理

干旱山地果园土层薄,肥力较低,需要适当的补充肥料才能够保持土地的肥力和稳定性。一般每年需要做到”一基两追”,”一基”即是在秋季施用基肥,以雨季为最佳,基肥可以改善土壤成分的理化特性,提高土壤自身蓄水以及保水的能力,从而能够是土壤中能保持充足的养分,以达到果树本身抗旱的目的。

两追”是指开花前、果实速长期和花芽分化期进行追肥,分别施入氮肥和磷肥。肥量主要根据树龄、树势和土壤条件而定,一般盛果期,每667m2施入尿素40-50kg,在生长期还需要补充一些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使果树自身能够健康的生长。

四、树下覆草

果树种植树下覆草能够补充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中的肥力及水分,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使地表温度达到均衡,减少杂草生长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果树自身的抗旱能力及抗寒能力。

覆草的范围应略大于树冠投影面积,厚为20-25cm。杂草或秸秆最好铡成约15cm左右。第二年雨季要等到秸秆初步腐烂后将其翻入地下做肥料,然后再按照原规格进行重新覆盖,两三年轮换一次,可以使土壤中的含水量提高约20%-40%。

五、埋设草把

利用作物秸秆如玉米秸、高粱秸等捆成直径40cm、高50cm的草把。在树冠投影内侧,在四个方位每株树埋4个草把,上面低于地面2-3cm,然后用土填平,待降水后,可以利用其吸水性比较强的特点,在地下形成一个蓄水库,以提高土壤中的含水量,利于根部的充分吸收。

次年要另换方位埋草把,2-3年后经过草腐烂后再进行深翻,重新埋入草把可以使土壤中的含水量提高25.5%。也可以将地下埋草和地上覆草同时进行,可以将土壤中的含水量提高30%以上,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六、地膜覆盖

树下盖膜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保持土壤中水分的含量,维持土壤温度,促进根系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树下盖膜的最佳时期为春季解冻后,将树盘周围土壤翻松后,清理掉石块、杂草和根茬等,利用薄膜覆盖后,四周用土或石块压实,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含水量提高15%左右,进入雨季以后可以拆除地膜,使水分能在土壤中充分渗透。

七、种草

山地果园内合理种草,一方面可以增加有机肥料来源,为地面覆草和压绿肥工作提供原材料,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地层表面的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种草的方法是指利用较宽的果树行间空地,梯田面等进行种植。

一般不会在株间进行种植,防止果树与草会有争肥的情况出现。比较常用的草种有草木樨、紫花苜蓿等。春播和秋播多采用条播或者撒播的方式,种植草可以一年割一次或两次的方式,用来沤肥或者作为覆盖材料。

八、树形及修剪

山地果树种植由于受到地势条件影响,不利于果树生长,导致果树长势较弱。这就要求果树在树形上要少层次,少大枝,同时要求果树间透气性较好。苹果树一般采用较好的生长方式是四主枝分为两层或四主枝不分层而错落排列存在。在盛果期间,树的高度可以大致保持在3.0-3.5cm之间的高度,不需要保留铺养枝。

枝条修剪过程中,可以适当回缩,但要保证枝条见疏密合理,对于细弱或者密集枝条予以清除。当年生枝条需要保留时,为了促进短枝条的生长以及防止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在先轻剪在夏季要也要进行裁剪,自五月开始,要清除去除当年萌生的徒长枝条以及细弱枝,从而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采用疏花、疏果等措施,使树自身的产出和消耗达到平衡。

果头领 果树建园探讨

果树建园 生态果园的建设和模式

果树建园 果园林间空地综合利用模式

果头领 果园前期规划

果头领 增加土壤有机质技术

果树整形修剪基础知识 休眠期修剪

果树整形修剪基础知识 树体结构(上)

果树整形修剪基础知识 树体结构(下)

果树整形修剪基础知识 果树修剪原则与依据

果树修剪技术 树体修剪反应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