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终将退位!杭州未来的大旅游,谁才是实力担当者?

改革开放后,为使城市旅游业带动整个旅游业发展。1998年,国家旅游局出台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试行)》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办法》。同年,经国务院、中央文明办同意,国家旅游局成立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为创优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截止目前,优秀旅游城市近400座。

千岛湖

本君选择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进行数据对比,这些城市往往具备深厚底蕴。就像自贸区或国家级新区,第一批的,往往政策最足,含金量最高,真正体现政策初衷。

一起看数据:

数据发现:杭州在游客的增量上,在同类城市中明显强势,排名第五,尽管杭州游客基数已较大。在旅游总收入一项,杭州仅次北上广位列第三,旅游为杭州带来了财富。

但问题随之而来,杭州的这份成绩单:

谁是主要贡献者?

西湖,是很多人的答案。

本君把西湖近10年的旅游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出乎意料:从2006到2015年十年间,西湖旅游人数几乎停滞,杭州旅游人数的增长,不是来自西湖。

但西湖依然保持竞争力,尤其在境外游客一项上,2015年杭州接待入境游客接待入境旅游者342万人次;其中西湖接待入境游客达到278万人次。对比临近的厦门,2015年接待入境317.26万,鼓浪屿-万石山只占56万,整个江苏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5年接客量也才197.7万。西湖,依然是是世界认知杭州、认知中国的窗口。

作为城湖合璧典型城市,杭州许多美好都与西湖有关,包括城站火车站,杭州的武林商圈,省市政府,黄龙集散中心,甚至高教园区。但西湖有极限,不可能在游客总量上无尽增长。告别才是担当,杭州未来的大旅游,不在西湖。

桐庐·白云村落景区

从西湖到钱塘江,杭州的城市骨架亦在升级。从武林湖滨单核发展与钱江新城世纪城双核;东站取代城站成为杭州核心枢纽,距离西湖从2.2公里变成5.7公里;杭州市府干脆搬到钱塘江边;文一高教园区基本消失,形成下沙、小和山在内的多个高教园。只有黄龙旅游集散中心还留着,代表过去,见证者这座城市的繁华,过去和未来。

谁具备真实力接替西湖?

这是个问题。

延伸阅读

纳尼?西湖不再是杭州第一风景区了?千百年的历史将被改写!

扭转空港发展滞后,航空制造业蓄势待发,宁波,正在走向大都市!

大力发展宁波都市,是浙江的必然,甚至成为全国城市发展方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