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娘的话》刘保学

听娘的话


刘保学



“喂,哥:你好!你订的苹果和蜜桔给你送到小区东门口吧!?”电话那头在说着,口气挺亲切。“好的,好的!送过来吧!”他在这边回应着。接着那边又:“嗨,哥,再给你捎过些葡萄吧!”他,“不啦,不要送葡萄啦。”

“苹果一公斤六元,蜜桔一公斤十元,葡萄------一个电话送到小区门口,电话xxxxx。”这是他所居住在这个单元群里看到一位邻家发在群里的信息。

疫情期间,出入小区门要测温、查《出入证》、消毒,非常不便。他在和家人商量后,决定让送一箱苹果,五斤蜜桔。

一会儿,他穿戴齐全,戴着口罩,拉着小购物车出门来到小区门口,门外一小车旁边已站着两个年青人在等着。见到来人,隔着铁门栅栏,年青人在“叔”长“叔”短地给他递水果交钱。虽戴着口罩,看得出来,年青人是热情地,微笑着地。在分手时,一位年青人回过头来:“叔,还需要水果联系啊!”“好,好的!”他回应着。

拉着小购物车往回走,他思忖着:这位年青人嘴挺甜,开始在电话里称:“哥”!现在成了叔,也难怪,电话里语音顺着信号传输,称“哥”看不见,摸不着可以理解。见面后是位白发苍苍老人,称“叔”,这过程由“哥”转换为“叔”,也无可厚非。并且由“哥”升级为“叔”,他认为也合情合理。

在这个城市里,凡是接触或因事打交道的,年青人无论是女是男的,嘴都可甜,上点年纪的就叫“叔”啊,“婶”的。同年龄段的“哥”呀,“姐”的,声声喊的很响,叫的可欢,亲亲切切。现如今的年青人大多都很有礼貌。称呼过后,交往完毕,各走各的,亲近,也就那么一声或两声表达而已。但增添了交往过程中的和谐与和睦。

小时候,在老家他父亲是一个文化人,知书达理,仁、义、礼、智、信,中华传统的良好习俗、礼节,以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等基本常识,无所不晓,无所不知。有人称他父亲是“理论家”,在农村里此夸赞也算正常。且父亲写得一手好字,他因父亲知识渊博而自豪。在他父亲所接触过的同事,朋友,邻家等,父亲都要教给他和姊妹们亲切地称呼:叔、伯、娘、婶、哥------这些,大多都是按照年龄大小而称呼的。在本家即没有出五伏(五代)的本族人的家人,称呼自然是按照辈份来称呼的啦。是不按年龄大小来的,如他的一个同族哥就同他父亲年龄一样大,哥哥的女儿年龄甚至还比他大,属于是他的侄女,见面就“得,得!”地叫,“得”字前面再加上他的小名。Xx得。而,他的一个叔比他大两岁,他见面就叫xx得。“得”字,就是叔叔,可土话就叫成“得”啦。

早年,他在一个中学里担任老师,后来,由教育局提拔他为教务处主任,后又提任为副校长,校长,党委副书记。校长的三儿子常常来学校办事,见了他的面,认为他是父亲的同事,就叫他:“xx叔,xx叔!”可他嘴上没说,心里说:“你二哥与我同岁,我应叫你妈为婶呢!?可你叫我叔。”反正见面叫了,也就哼哼哈哈了事。没有当真。



后来,上级调他去了别的学校任职。过了两年又调回来了,这次担任的是副校长。此时,校长的儿子见了面:“xx哥,xx哥!”叫开来,这调出去和又调进来,一进一出,两年间,就由“叔”降为“哥”了。无论怎样讲,这孩子嘴甜,还是挺有礼貌的。

他一位同事的一个儿子从德国留学三年回来,见面免不了要相互寒暄问候一下子:“儿子留德回来在哪里高就!?”“高就?高就个屁,他现在是爹哩!”留德的爹提起儿子来,有些悻悻然。他看势头不妙,话不投机,也就没有了下语,如再问,那场面不免就会有些尴尬和难堪。看看,这一问一答,因儿子不争气,功不成,名不就,爹一怒,就“爹”成“儿”,“儿”成了“爹”。他想,留德儿子还不能自力,还在啃着爹。

他将一碗热饭放在小餐桌上,在旁边玩耍的小孙子扭过头来,将手中的一个皮球扔向了碗里,滚烫的热饭瞬间喷撒一地。幸好还没有烧着孙子,他见状:“爷呀,爷!”说着赶快抱起孙子放在了一边。嘴里还是一个劲地“爷啊,爷,你真是爷哩!”

奶奶听说了,赶快从厨房里出来,对着爷爷喊道:“爷啊,爷,你真是老爷哩!”她气愤地,“恁热那饭,你咋敢把热饭摆这儿呢?”哈,哈哈,一碗饭和一皮球的相交,“爷”成“孙”,“孙”成“爷”啦;奶奶一登场,瞬间,“爷爷”又升级成了“老爷”的啦。“奶奶”成了“小重孙女”了。

一天,他在一个篮球场看两个年青小伙在打球,忽然甲来了一个后空翻,站立起来后,洋洋得意,显得无不自豪。

乙:“就你能,你看我也给你翻一个!”说着,就要脱下衬衫来个要后空翻的姿势。

此时,甲一手拦着:“你如果翻不成咋办?”

“能翻成,肯定能翻成!”

“翻不成呢?”

“翻不成?翻不成,我叫你爷!”

“只准翻一回啊!”

“一次就一次!”

“中,中。这可你说的啊!?”甲眨着小眼睛。

结果,乙伸开双臂腰向后弯,只听“叭”的一声,狠狠地跌了一个仰八叉。年青人身强力壮不怕跌、打、摔,一翻身爬了起来,拍打着身上的灰土,脸上显现出不服气的劲头,做好姿势立马要再来一个,可甲不愿意了,“咱说一次,可不是两次啊,不行,不行!”

此刻,甲:“叫爷,叫爷!”乙只能无奈地唔噜着:“爷、爷、爷”地叫开了。关系很好的小哥俩,此刻同辈份的人就成了三辈人啦。年青人打赌是常有的事,叫爷喊爹是赌结果的一种。诚然,这一玩法也就是一个玩笑罢了。

官场上不允许称兄道弟,搞团团伙伙。同志,先生的称呼,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增减着它所应有的涵义。曾几何时,在服务行业里常见有称:“帅哥”及“美女”的。诸如此类种种的称呼不在这儿赘述。

本来纷繁复杂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他称呼人家,人家称呼他,有些还会变来变去,变上变下,变幻莫测,弄得他就有些纠结,有些懵。

最后,他忽然想起了他娘针对见人就有“称呼”的那句话:“胡叫乱答应!”乍一听,这句话有点糙,可话糙理不糙。娘的一句真谛,道破了这世上种种称呼和复杂关系,敞亮了他的心扉,解了他的围。娘的话最真,最准!

听娘的话,信奉娘的话。没错!


作者简介:

刘保学,喜爱文学,常在电脑前敲打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品曾见于河南日报、大河报、焦作日报、冶金报、老人春秋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