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友:年龄的诱惑

年龄的诱惑

我家小保姆的父亲来京看她,并给她捎来了身份证,年龄一栏里写着十八岁,我大惑不解,在日常聊天中我知道小姑娘生于1984年,今年应该是满十六周岁,怎么变成十八岁了?小保姆的父亲说:农村人都按阴历算,报出生时再虚一岁,孩子是1983年12月31日生人,按阴历报她是十八岁。给孩子报岁数大有什么好处吗?农村都是这样报,报大了好早点成家,早成家有什么好处?农村就是这个习惯。

农村有很多习惯,但是这个习惯不好,给孩子报大两岁有很多害处。年龄界限在我们国家有很多用途和规定,特别是在法律中更有严格规定,掌握着生杀大权。十四周岁是个界限,与不满十四周岁的女孩子发生性关系一律按强奸罪论处,而超过这个年龄,则根据双方的情况,判强奸与通奸,通奸是不受法律制裁的。十六周岁杀人要负法律责任,可以判你死刑,执行需要到十八岁,但是你不到十六周岁,就无法判处你死刑,这是法律的严格界限,不能马虎,谁马虎谁犯罪。据听说农村人有的犯罪,由于年龄不清,给办案带来很多麻烦,甚至是错案,受到了法律的追究。不如实报年龄的危害极大,切不可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代替法律规定。当然也有人喜欢报岁数小,那是当官的人,他们为了延长自己的官运,在官的座位上再呆长久一些,往往想尽办法,涂改自己的实际年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涂改自己的历史档案,到派出所涂改自己的户口年龄,总是往小处改,想多做几年官,想当更大的官,这些人改年龄是别有用心。

农村人改年龄,往往都是往大处改,无非是为了早工作,早结婚这个风俗,早结婚有悖于时代的发展,现在社会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农村人到城里上班不再是梦想,农村人在城里也可以发展自己,创造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张扬个性是时代的要求,要想发展自己就是要多学本事,过早的结婚,特别是女孩子,生儿育女背上沉重的家庭负担,有碍于自己的发展,一生的命运都会受到影响。

思想观念影响着社会发展,农村有许多陈规陋习。交朋友男方要付见面费,过去是几十元,上百元;现在是五百元,八百元,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而涨价。男方结婚要有五间大房,要给女方钱去购置家具,据说也要五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家具、摩托车。这些东西对城里人来说是一般化,但是二十年前城里人结婚的筹码不也就是这些吗,农村人在步城里人后尘。城里人现在讲究花几千元照婚纱相,结婚那天花几万元包车队。几十年后农村会不会也是这样?很难说。结婚是人一生中的大事,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跟你结婚的那个人,他会影响你今后的生活,甚至你的一生。当然命运掌握在你的手中,但是婚姻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你的命运,结婚形式还是随意点好,请亲朋好友到饭店吃一顿饭,叙叙家常,或者利用婚假去外国旅游,见见外面的大好河山都是结婚形式的可取之处。花几万元包一个车队不会给你带来命运的高升,只会带来债务高垒,几年的血汗钱在一阵车轮滚动中就滑走了,虚荣是最害人的事情。

人活在世上还是要讲究个人生存价值,特别是对社会的贡献。每个人对社会都有贡献,讲究社会贡献,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人的生活才能过得越来越好,这是人类生命的价值。风俗习惯少一点好,当成文化研究还可以,如果人人在生活中效仿,那就有悖于生命存在的价值了。


2000年10月30日


散文集《鲜花摇曳的地方》之《年龄的诱惑》




作者:


刘学友,情感专题作家,现居北京。1986年开始在邢台晨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公安报、生活时报、消费时报、北京法制报、劳动午报、天水报、郑州日报、沈阳铁道报;《海内海外》杂志、《民生》杂志、《工会博览》杂志、《赤子》杂志、《金盾》杂志、《人民公安》杂志等报刊发表散文300余篇。出版散文集《春的性格》、《鲜花摇曳的地方》、《听雨》等。出版小说:《爱情才露尖尖角》、《玫瑰在墙外飘香》、《爱情也会变色》、《老王之死》、《李娟的一天》、《李村有一个张二》等百余万字作品。

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丰台区作家协会会员、海淀区作家协会会员、《慈善北京》杂志特邀记者。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