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3-12-10 10:49·中国教育新闻网官方账号

帮助孩子度过入学适应期

#学前教育# 【帮助孩子度过入学适应期】、
对于小学一年级孩子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一个重大挑战,对家长和教师而言,也是很大的考验,幼儿园和小学都必须为之做好准备。从家庭的角度,也需要重视孩子的入学准备和适应问题。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既需要家长主动掌握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学校对家长多进行指导。
帮助孩子走好入学适应第一步
入学适应包括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交往、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入学适应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入学适应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更快地适应进入小学后新的学习环境和方式,从而能够更专注于学习,为未来的学业奠定基础。入学需要适应新的社交环境和集体生活,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扰。适应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入学适应能力涉及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比如合理安排时间、保持个人物品的整洁等。入学适应能力的培养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环节,他们需要学会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自我调整和解决问题。
因此,培养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帮助孩子走好入学适应第一步,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作息时间安排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家长要帮助孩子提高入学适应能力,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这是培养孩子入学适应能力的基本环节,家长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可从以下方面给孩子提供切实帮助。
一是确定合理的时间表。家长首先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生理特点和学校的要求,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例如确定合理的起床时间、用餐时间、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这个时间表做出来,贴到墙上。让孩子参与特别重要,有助于提高孩子在执行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坚持执行。确定了作息时间后,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坚持执行。起初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孩子可能会抱怨或者反抗,但是家长需要有耐心和决心,和孩子共同坚持下去,让孩子逐渐适应新的生活节奏。
三是设置提醒。可以让孩子养成使用闹钟的习惯,帮助孩子记住作息时间,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提醒。
四是树立榜样。家长自己也需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通过自身的自律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
五是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孩子如果做到坚持执行作息时间表,可以适当给予奖励或表扬,而对于不遵守作息时间的行为,也需要给予适当的惩罚,如减少玩耍时间等。
其次,家长要帮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这是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步骤。家长可以通过对孩子以下能力的培养和引导,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是自己整理玩具。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玩耍后自行整理玩具,这不仅能教会他们负责任,也能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
二是自己收拾书包。让孩子养成自己收拾书包的习惯,按照课程表准备第二天需要的书籍和文具,这能培养他们的计划和组织能力。
三是自己安排作业计划。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先做哪一科作业,从而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四是在生活中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比如选择午餐的食物或者周末的活动,这能让他们学会权衡和决策。
五是教会孩子自我照顾,如自己穿衣、洗澡、叠被子等,以培养他们的自理和独立能力。
通过以上实践,孩子将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帮助孩子提升沟通和表达能力
在孩子入学后,家长要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入学适应情况,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一是鼓励开放式对话。家长可以定时与孩子进行开放式对话,比如在晚餐时,询问孩子在校的生活情况,听孩子讲讲学校发生的事情,鼓励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家长给予及时回应。
二是家长要多倾听。当孩子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时,家长需要耐心倾听和表达理解。不要急于打断或者评价,要尊重孩子的观点,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被理解。
三是可以采用模仿和角色扮演的形式,教会孩子如何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自己。例如演绎孩子在学校和老师交流或者和同学解决争端的场景。
四是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引导孩子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处理情绪,也能增强他们的同理心。
五是重视教导孩子在交流中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这能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也能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网页链接

(作者单位系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韩秀云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10日第3版 版名:家教周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