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可减少痛风发作 但是能做完的人却不多

痛风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除了因为痛风之剧痛外,还因为痛风逐渐年轻化和高发病率的特点,有研究显示,痛风的发病率已经从2000年的0.9%发展到2014年的1.4%。痛风的发生有偏向性,与性别和年龄有关,中老年人约占90%,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男女比例为20:1。

痛风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痛风是指在排出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痛风发作时会有难以忍受的剧痛,那么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痛风的发作呢?

一、注意饮食

1、控制嘌呤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嘌呤在人体内通过氧化形成尿酸,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同时,蛋白质可增加内生性尿酸的生成,如果摄入蛋白质过多,会加大人体内的酸性负荷,增大痛风疾病的发生率。

因此,痛风患者应该禁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髓、野禽等,家禽和野禽的瘦肉、鱼类、菌类、豆类、花生都要少吃,为了保证蛋白的供给,可多食用嘌呤含量较低的牛奶、鸡蛋等。

2、控制总热能

肥胖是痛风的易患因素之一,故凡属肥胖的痛风病人,应多摄入低热能食品,如西芹、菜心、白菜等,使体重逐渐下降,但是应该避免由于饮食摄入过低,产生饥饿性酮症,诱使痛风急性发作。

3、增加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及水的供给

维生素B1和维生素C能促使组织内淤积的尿酸盐类溶解,所以痛风患者可多摄入蔬菜、麦麸等食物。此外,痛风患者还要注意多饮水,水既是尿酸盐的溶解剂,又可促使其排泄。

4、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

碱性环境有利于尿酸溶解,增加尿酸的排出量,所以痛风患者可多食用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减少鱼类、畜肉等酸性食物的摄入。

二、坚持运动

肥胖也可能会诱发痛风,坚持运动可以减轻体重,降低体内的血尿酸水平,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运动方式要选择有氧运动,因为无氧运动会增加血尿酸水平,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诱发痛风的发作。

三、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体内尿酸值的波动即突然的升高或降低都可能会引起痛风的发作,比如,千万不要忍不住吃个海鲜喝个啤酒,或是降酸心切,过量服用降酸药。一定要遵医嘱用药,避免尿酸值的波动。

四、避免受到外界刺激

1、心理刺激

如果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或是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身体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应激状态,新陈代谢加快,耗能增多,尿酸水平升高,引发痛风。所以,平时应该多注意放松。

2、物理刺激

一些外界的触碰或者是走路时间较长都可能会导致尿酸结晶从关节处脱落,引发痛风。所以痛风患者在生活中应该小心谨慎,避免磕碰、撞击。

五、保持适宜的温度

温度过低会导致血液流通变慢,从而导致血液里尿酸出现结晶;而如果大热天儿温度过高,人体就会因为流汗过多而导致缺水,从而导致血液变得粘稠,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自然会升高,从而导致痛风的发作。所以说,要想保证体内的尿酸值的稳定,温度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