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这所高校“牵手”华为,四年来硕果累累




本科生获得华为最高级别HCIE专家级认证,

参加华为ICT大赛摘得一等奖,

这在上海杉达学院已并非个案。

这所敢于创新的民办本科院校,

是如何帮助学生“牛”起来的?




1月11日,小布从“匠心筑梦 引领未来”上海杉达学院鲲鹏产教融合高端论坛上获悉,该校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的四年深度校企合作,已结出累累硕果。未来双方将结合华为的“鲲鹏高校人才计划”,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我们和华为的合作起始于2016年。”上海杉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瑛回忆,那年10月,一位华为高管在上海出差间隙来到杉达校园,校企双方团队有了初步沟通。相似的人才理念、相近的民办属性和相同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让双方在人才培养上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此后双方开始商谈课程共建,杉达组建了三个教研团队来吃透华为提供的新技术课程,2017年2月为师生提供包括11门网络通信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课,2018年10门大数据课,2019年数据存储等课程。自2017年起,不断有合作共建课程与杉达学子见面,而杉达教师还持续参加了华为的假期免费培训,杉达学生则在华为ICT技能大赛上海赛区取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随着华为与杉达校企合作的深入,2018年1月,“杉达—华为ICT学院”成立,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了华为精神,嵌入了华为的品格和技术。


“我们双方的合作,一开始的起点就是需求导向。” 陈瑛介绍,杉达学院团队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本科教育的能力培养要求和华为对人才的定义,通过“理论基础+行业应用+项目实施”,与华为一起共商共建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双方高层定期会商,开展特色专业方向培养,不仅在存储技术原理、云计算技术基础、运算数据技术等方面开展课程共建,还共建了一批专业实验室和教学平台如存储与云计算实验室、华为软开云项目实践平台。“疫情期间,我们的128门实验课一门都没拉下,就得益于这些在线平台。”陈瑛说。


此外,该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选修相关专业方向的学生,还要参加华为职业资格认证考核,考取证书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2018年“华为-紫越”奖学金的设立,则激发了杉达学子“双证融通”的学习热情。目前,杉达学院已有137人次通过初级HCIA工程师级认证,71人次成功挑战中级HCIP高级工程师级认证,5人次获得最高级别的HCIE专家级认证。


“杉达和华为的人才培养理念、未来畅想和发展路线是相通的,未来我们将更紧密地合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教育系统部总经理邬小军介绍,ICT产业人才缺口巨大,2020年华为正式发布了“鲲鹏高校人才计划”,致力于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计划包括构建开放的教育生态,服务教师和学生两大人群。


“我们已和华为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基于制度保障的长效运行机制。”上海杉达学院党委书记朱绍中认为,华为的“鲲鹏高校人才计划”为教师教学实践、学生深入学习、快速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而本着“需求引领、校企融合、能力为本、岗位为先”的理念,杉达从民办本科院校特点出发与公办学校错位竞争,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积极探索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上靠“突击式特定技能训练”的培训班不同的是,杉达的校企合作是通过“嵌入式的教学模式、融入式的教学设计、渗透式的素质培养”,为企业培养“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据悉,未来上海杉达学院将携手华为等企业,计划打造“鲲鹏自研体系教研平台”和“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进一步结合学生特点和企业需求,助力每个学生获得自己的发展增量,培养更多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文字:符佳

来源:浦东发布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