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市人社局创新服务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对一家已经准备注销的企业尚能如此用心服务,让我们对在天津投资更有信心。相信天津经济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期待着在天津进行更多的投资合作。”

  日前,市人社局收到了这样一封感谢信。

  事情是这样的:2020年初,坐落在南开区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开始启动清算程序。在清算过程中,涉及1100余名退休人员的养老、医疗待遇接续问题让这家企业犯了难──我市支持退休人员转移相关政策还在制定当中,没有现有政策的指导,面对这么大批量的人员转移,找到的几家中介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接纳不了。困难重重,这家企业联系到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

  “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么大批量整建制的退休人员转移,整个沟通办理过程体现了我们作为人力社保部门‘破题解题’的担当和创新。办好这件事,也是体现咱们天津‘能进能出、好进好出’,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出我们的贡献。”中天人力派遣部“接招”时,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吃紧的时候,副部长张志男每天上午要到红桥区春至里值守,下午再返回中心,与南开区社险、市社保中心、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处反复沟通,梳理政策依据、经办流程、办理时限等相关问题,并逐一确认企业性质、人员情况、有无遗留问题,有没有办理工伤,是不是处于医疗看病在途等。

  “涉及1100余名员工的养老保障,我们和政策制定部门进行了充分沟通,先行办理,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务必保证每一名员工的养老金不断。”市社保中心养老保险待遇支付处副处长张健介绍,每个人的养老待遇不同,退休年限不同,政策标准、计发也不一样,都需要重新核对,确保不出现任何差错。“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每年调整养老金等后续服务的便捷度,做好备案和后续服务的沟通衔接,为转移后的员工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在办理过程中,提供窗口服务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南开分中心,在窗口服务办理不停摆的前提下,利用8小时以外的时间加班加点,在最短时间内,帮助这家企业顺利完成了全部退休人员的养老、医疗待遇的平稳转移和接续。

  据介绍,市人社局坚持“民生局”定位,着力解决群众、企业痛点、堵点和难点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99.89万册国企退休人员档案的转移接收工作,并同步完成社保服务衔接工作;每年为200余万人次、5万余家企业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为全市1300万参保人员提供社保经办服务,为300余万人次、10万余家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服务;通过“千名干部进千企”联系服务活动,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共走访联系单位8186家次,解决各类问题1675个。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