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和非遗成果将在文旅展示中亮出最美颜值

贵州日报 显示图片

记者获悉,即将开幕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的展览展示,将采取线下线上同时展出的形式,线下展览位于北京首钢产业园1、2、3号馆,展馆面积2.24万平方米,共设置“文化新动能”“文旅新品质”“体验新时尚”“消费在行动”4个展区共8个单元、27个专题。

在整个展馆中,贵州展区占地面积最大,达300平方米。根据设计,贵州展区分为4个部分:中间是“红色印记”板块,该板块的后面是“数字经济”板块,左侧是“非遗双创”板块,右侧是“绿水青山”板块。4个板块构成一个特色整体,表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涵。

“红色印记”板块的正面是大屏幕,主要播放已制作、剪辑好的有关红色文化的视频,如舞台精品剧目《伟大转折》精彩片段。通过观众沉浸式的观看,可以体验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多种可能。大屏幕的两侧,是关于贵州红色旅游资源和长征文化公园的图文介绍。

贵州是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省份,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之地,作为红军长征途中转战时间最长、发生重大历史事件最多的省份,现存重要长征遗址遗迹750多处。这里曾留下了以遵义会议为转折标志的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苟坝会议等会议会址,及红二、红六军团盘县会议等会议旧址;留下了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娄山关战斗、遵义大捷、乌蒙山回旋战等重要战役遗迹,留下了无数的红色传奇和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红军长征转战贵州,不仅对贵州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更为宣传贵州、建设贵州留下了一笔取之不竭的历史财富。

贵州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力争打造成集保护传承、发掘研究、爱国教育、文旅融合、数字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样板。以现代理念和表达,再现宏伟历史,演绎长征文化新时代意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通过动与静的展示,观众可了解到贵州红色文化的一个基本概貌,从而产生神往之情甚至投资冲动。

此次参展的39家文旅产业企业,是有关部门从诸多文旅产业企业中遴选出来的,他们将在展示中亮出最拿手的绝活,展现贵州文旅融合非同凡响的一面。其中的“非遗双创”板块的展示内容,关键词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我省着力打造的“贵银”“贵绣”品牌,将在突出位置进行展示,让人领略银绣风姿。

此次参展的银饰企业就有贵州省多彩贵州贵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西南黄金经营中心有限公司(黔宝金店)、贵州祥纹本土文化研发有限公司和台江县水根民族银饰有限责任公司4家,作为银饰企业的代表,它们引领银饰商品在不断完成文旅深度融合的华丽动作。

刺绣企业方面,则有黔西市文丽蜡染刺绣有限公司、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台江县施洞镇刘玉英刺绣加工厂、深山集市文化发展(天津)有限公司、三都水族自治县桃花马尾绣艺术品制作有限公司5家。这些企业的表现出类拔萃,在旅游商品领域展示出贵州非遗的不凡魅力。

此外还有专注于蜡染的六盘水市钟山区兆美蜡染手工艺作坊,以竹艺取胜的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一把吉他弹响世界的贵州谦梦乐器有限公司。虽然它们的“身段”不同,但都在“特色”两个字上做出了大文章。而施秉的舞水云台、三都的桃花马尾绣、赤水的牵手竹艺等,则是第二次参加服贸会,如何做好现场展示已是轻车熟路。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多彩”的重要元素,无数非遗项目构成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海洋。近年来,我省通过卓有成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手段,使得诸多非遗焕发新机,走出大山与时尚接轨,以旅游商品的身份向世界亮出最艳的技艺、最炫的色彩和最美的声音。此次参展的非遗品牌,多数曾在国际性文化活动展示过最美颜值,赢得不错的口碑,此番又一次登上国际大舞台,相信会产生更多的注意力,获得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