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将高标准建设齐鲁科学城

近日,济南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科创济南”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将高标准建设齐鲁科学城,支持高水平实验室建设,努力培育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网络成员或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为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济南提出,将依托齐鲁科创大走廊建设齐鲁科学城,按照要素集聚原则,围绕加快建设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大学龙山创新港“四大创新圈”核心板块,打造形成创新一体化的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

在支持高水平实验室建设方面,济南提出,将鼓励支持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申报建设,重点围绕网络空间安全、微生态生物医学和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等科技前沿领域,强力推进省实验室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努力培育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网络成员或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同时,济南将支持研究型大学、骨干科研院所在我市布局建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并且,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组建专业型实验室,建设专业实验装置、研发平台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争取到2025年建成10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将设立创新创业名人墙、肖像馆,激发企业家创新积极性

为了提升科创主体创新能力,济南将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将研发经费投入情况作为申请各类项目、后补助资金、研发平台的基本条件,各类财政扶持资金优先支持研发投入强度大、额度高的申报单位。对纳入研发统计范围且连续两年研发费用统计为零的四上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科技部门不予支持其获得各类项目和补助,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不予支持其获得除新建投资项目以外的各类项目和补助,不予支持市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认定。

为激发企业家创新积极性,济南将健全完善“企业需求,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落实集中服务企业活动,严格执行我市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相关规定,及时响应企业需要,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并且,济南将设立创新创业名人墙、肖像馆,在媒体、公益广告平台广泛宣传企业家事迹,建立优秀企业家表彰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予以通报表扬,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实施泉城院士智力集聚计划,鼓励企业在全球建设“人才飞地”

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济南将高标准建设人才特区,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泉城系列重点人才工程,持续开展“才聚泉城”名校行活动,大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加快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制定紧缺人才清单,靶向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泉城院士智力集聚计划,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实效,壮大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在全球建设“人才飞地”,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子女教育费等费用,可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为了优化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济南将充分发挥泉城“人才驿站”编制“蓄水池”作用,对具有事业身份来济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享受人事档案管理、档案工资晋升、职称评审、社会保险等服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到企业和其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专职、兼职开展创新活动,并取得合法报酬。

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科技企业“白名单”

据悉,济南将加强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鼓励吸引国际一流科研院所和一批国家高水平大学科研平台落地,对新建的国家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另外,济南还将发挥省会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作用,支持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在济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平台,全力推动省会经济圈城市一体化发展。并且,支持构建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双向飞地”“异地孵化”等产业合作模式。

为优化创新生态圈,济南将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积极创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并且,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科技企业“白名单”,引导银行类金融机构对名单内的企业探索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对名单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主动授信。 ( 记者 赵云龙)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