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阿里·穆秋姆称:世界竹产业需要安吉的“竹智慧”

新民网   来源:新民晚报 显示图片

“我很高兴地从媒体上获悉,中国第一竹乡的安吉县,发放了世界上第一笔竹子碳汇质押贷款,这对世界竹产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不仅“对中国竹产区具有里程碑式的示范意义”,也“为欠发达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提供了一个范例。”

近日,浙江省安吉县收到了受疫情影响正在坦桑尼亚居家办公的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阿里·穆秋姆的致函,对该县竹林碳汇质押贷款一事给予高度肯定。

图说:安吉用竹子灯具制作的时光隧道。安吉县委宣传部 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8月10日第14版曾已“安吉发放首笔竹林碳汇质押贷款——减排降碳 竹林空气能换钱”为题,报道了安吉农商银行为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在安吉落地见效,依据该县与科研单位十多年来进行科技攻关形成的《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研究成果,敢闯敢试第一个“吃螃蟹”,对该县报福镇统里村杨忠勇承包经营的三块毛竹林共1030亩,计算出其承包经营有效期内减排二氧化碳的总量,再依据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确认对三块林地的评估价值,然后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7月30日发放了世界上第一笔竹林碳汇质押贷款37万元。

近期,安吉县各大银行争先恐后各自为客户提供优惠绿色贷款。其中,安吉农商银行开发出“碳中和助力贷”、“绿色工厂贷”、“农房绿色建筑贷”等六大绿色系列信贷产品,杭州联合银行安吉支行今年在对 天子湖热电公司投放节能减排设备改造贷款6800万元基础上,近日又对该企业有国家给予的碳排放剩余指标进行质押,正在办理这笔600万元贷款的手续,全行今年累计投放绿色贷款占总贷款额40%……

金融单位积极作为,竹业企业更是冲锋陷阵,安吉竹印象故事馆原是一家竹制品加工企业,粗放经营,技术低下,产品低端,厂区内曾一度污水横流,废气直排,现在重振旗鼓,专攻竹纤维产品,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之路,卖品牌、卖技术、卖标准、卖服务、卖绿色,用竹纤维产品创造绿富美,引领新生活……

中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 40 多属 800 多种,竹林面积约 642 万公顷,竹种、面积和竹产品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竹产品已形成 100 多个系列、近万种产品,安吉竹产业发展也经历了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竿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四次跨越,达到全竹、高效利用。全国30个著名竹乡的林业和金融部门看到媒体报道后,纷纷与安吉相关部门对接,一致表示要借鉴安吉这一经验在所在地早日落地生根。 

图说:站在安吉“中国大竹海”景区观竹楼鸟瞰。

阿里·穆秋姆认为,“竹子是一种独特的可生的森林资源,在世界森林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发展绿色经济、改善人类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南南合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阿里·穆秋姆致函中特别提到,“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但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全球竹林面积目前约为4800万公顷,竹林固碳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竹林碳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竹子碳汇计量需要科技技术,生态文明就是科学技术文明,安吉农商银行以科技成果为基础,”“使竹林经营者增加了碳汇和收入,促进竹林生态价值货币化,形成竹林碳汇产业。”“它也是一种资源转化为资产和资本的方式,是一种‘青山就是金山’的实践”阿里·穆秋姆在致函中说,“世界竹产业需要安吉更多更好的‘竹智慧’,期待安吉继续成为推动竹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优秀领导者,为国际竹藤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福祉提高做出更大贡献。”

阿里·穆秋姆来自国际竹藤组织非洲创始成员国坦桑尼亚,2019年4月1日就任国际竹藤组织新一任总干事。

国际竹藤组织于1997年11月6日由中国、加拿大、孟加拉国等9国共同发起而成立,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独立的、非赢利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唯一一家针对竹和藤这两种非木质林产品的国际发展机构,现有成员国48个,作为政府间多边发展国际组织,致力于竹藤资源推广,支持成员国将竹藤纳入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与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多渠道发掘竹藤资源潜力,助力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陈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