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新规划:启动8条市域线,重启西韩城际,新建西安东站.....

近日,西安正式发布《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全文从打造一体化交通运输网、构建多层次综合枢纽体系等9方面,阐述未来西安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


规划范围覆盖西安市行政区和西咸新区,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XI'AN

高铁、城际、地铁、市域线......


建设高速铁路147公里、轨道交通187.9公里、高速公路378公里……预计“十四五”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724.1亿元


这些数据所对应的具体线路,也一一明晰。尤其在地铁规划方面,出现多条意想不到的线路规划提上日程。





对外综合运输通道重点工程


“十四五”期间,西安将构建立足全市、服务全省、对接全国的交通运输主骨架,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为核心,普速铁路、国省干线、机场航线为补充,辐射全国重点城市的“米”字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强化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的交通联系,促进西北省份与江苏、山东、河南等东中部地区,与四川、重庆、贵州等西南地区合作互动,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区域一体化进程。









“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基本完成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十堰、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的建设任务。


五年计划建设高速铁路147公里。









高速公路辐射线完成京昆高速蒲城至涝峪(西安段)、延西高速西安至铜川(西安段)、包茂高速曲江至太乙宫、西兴高速西安至兴平(西安段)、福银高速西安至永寿(西安段)等高速辐射线路的扩能改造。


五年计划改造高速辐射线140公里。








线


航线网络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达到80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航城市50个,国内航空快线(日10班以上)达到30条,全货运航线通航城市40个。




建设城市群高效交通网


西安将推进城际铁路建设以及货运铁路的扩能改造,大力推进西安市高速公路网加密联网工作,解决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瓶颈制约问题,合理增设高速出入口,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能力。依托国省干线调整规划,逐步完成平原区国道城市过境一级化建设。









城际铁路及货运铁路完成“绿巨人”工程(西安至铜川、西安至商洛);


完成第二货运北环线铁路建设128公里;


启动西韩城际、西眉城际铁路及大宗商品集散地货运铁路支线建设项目的研究工作。









高速公路环线及联络线完成西安外环高速(南段)建设,开工建设西安外环高速(东段)、西高新至天桥高速、鄠邑经周至至眉县高速、西安大环线乾县至周至高速(西安段)、西安港高架快速干道、马家堡至泾阳高速、兵马俑专用线;


启动西安大环高速(北段)、西安城市环线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的研究工作。


五年计划建设高速环线及联络线238 公里。








线


国省干线完成国道210(下大寨至侯官寨)、国道211(东江渡至沣峪口)建设,开工建设国道310(周至县城至青化)、国道312(陈家岩至磨子桥)、国道108阎良过境、省道107(相桥至谭家)等重点国省干线;


启动国道310西咸新区过境公路、省道101、省道105、省道108、省道209、省道312、省道517部分段落的研究工作。


五年计划建设国省干线 318 公里。




打造都市圈快速通勤网


结合现有铁路资源,适时启动市域(郊)铁路及市域线相关建设,稳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及低运量轨道建设,建成 “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


继续推进区域路网融合发展,统筹都市圈内道路资源,逐步构建都市圈“七横七纵”城市快速路体系。









城市轨道及市域(郊)铁路继续推进地铁三期建设,建成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8号线、10号线一期、14号线、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8个项目和高新有轨电车试验线项目。


适时启动地铁四期建设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市域线前期研究工作。建成西户铁路改造提升项目。


五年计划建设地铁170.4公里,有轨电车17.5公里。









城市快速路完成老包茂快速化改造、西三环—草滩八路(丰产路)、西部大道、北辰大道、凤城五路、太白南路、二环路、泾高北路、科技二路、高泾大道、西户快速路、西铜快速路、丰镐大道、世博大道等城市快速路项目。


五年计划建设城市快速路319.3公里。


此外,还要加快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消除阻碍城乡一体化衔接的 “断头路”,促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优化并有效衔接。


实施蓝田县、长安区、周至县、灞桥区等区县重要县乡路、旅游路、产业路项目,五年计划建设704.6公里,以及其他农村公路工程。



XI'AN

建成“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


根据将《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到2025年,将西安建成交通强国典范城市。


打造一体化交通运输网。


“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棋盘+环+放射”地铁网初具规模,国铁、城际、市域、城轨“四网”融合发展,建成“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


轨道网络布局图


“四环十二辐射”的高速公路骨架格局基本形成,国道平原一级化建设与都市圈 “七横七纵”快速路体系建设高效衔接;


基本实现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交通出行圈。


道路网络布局图


到2035年,西安将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成为具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国际化大都市。


而“十三五”时期,经过持续不断的投资和建设,西安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综合交通网逐步形成,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例如:


1、部分国省公路交通流量饱和,公路骨架网络尚不完善。

2、快速路建设相对滞后,城市道路与外围公路衔接不畅,居民出城困难。

3、向北辐射包头,向南辐射重庆、十堰的高铁尚未开通。

4、地铁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进程。

5、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速度较慢。

6、项目建设资金尚有缺口。

……


解决现存的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实现规划目标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还需以超前的眼光来绘制未来西安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蓝图,避免重复建设。


根据此次发布的规划内容,西安将按照主城区为核心、外围组团分担产业功能、卫星城带动次区域全面发展的空间布局结构,以“客内货外”为原则,统筹空间拓展、人口分布和产业布局,结合内外交通通道,优化存量、作优增量、集约布局,构建多层次综合枢纽体系。


重点物流枢纽布局图


客运建设方面,将构建“三级”立体客运枢纽体系。


国家级对外客运枢纽

以机场、大型铁路客运站为主体


区域级客运枢纽

以中型铁路客运站、公路等级客运站为主体


片区级客运枢纽

以地铁站、公交枢纽、镇(街)客运站为主体


针对国家级对外客运枢纽建设,将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国际航空枢纽,打造中国最佳中转机场。蓝田通航产业园引领覆盖全省的通航产业整体布局,并在国际与国内、客运与货运等方面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形成功能互补。


以“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建设为契机,在主城区东南部布设西安东站,与西安北站、西安站形成功能互补,承载高铁南北方向主要交通,完善西安高铁枢纽功能布局,提升国际铁路枢纽地位。


重点客运枢纽布局图


针对各枢纽间衔接不紧密的问题,未来还将持续强化枢纽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打通“最后一公里”。


结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建设,完善以轨道交通、快速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集疏运网络,实现两条及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衔接。


加快铁路南环线建设,串联西安北站、西安南站、西安站、纺织城站、阿房宫站等重要枢纽场站,实现主要枢纽间的直通连接。


IXIAN.CN



“十四五”交通重点建设项目表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Lyna

审核:解革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