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圈粉!淄博这些人……

这些“凡人善举” 传递温暖与力量

年近古稀的赵纪爱老人说,3位公交车长常年帮助她,让她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无偿献血志愿者王菊说,一对80后夫妻,不管结婚纪念日还是七夕情人节都用献血方式度过,让她很感动……11月27日,淄博晚报以《哪些“凡人善举”曾让你感动》为题面向全城征集曾让您感动的“凡人善举”,于是这个周末记者有幸聆听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凡人善举,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受助者来说,却充满爱的力量。今天摘选其中五个温暖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赵纪爱

三位公交车长的爱

让我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年近古稀的赵纪爱老人,家住博山区双山路,是117路公交车的必经之地。每当赵纪爱陪同行动迟缓的老伴乘坐公交车时,公交车长孙鹏总是帮助她把老人搀扶上车,叮嘱他们不要着急,慢慢走,扶好坐稳。

赵纪爱告诉记者,9年前,她唯一的女儿因病离世,老伴也突发脑血栓导致偏瘫,还有一位即将成年却智力发育迟缓的外孙需要抚养,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她一人身上。“是117路公交车和孙鹏等三位公交车长带给我的温暖,让我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老人回忆说。

故事还要从2018年说起,那一年赵纪爱经常搀扶丈夫在双山站上车,两人一步一步挪的身影引起了公交车长孙鹏的注意,他每次都将公交车正门对准老人停靠,还会下车去搀扶。同样另外两位公交车长也发现了这对老人,并不约而同地为他们提供便利。

“时间久了,孙鹏得知我家状况,常来帮助我,就像我的‘亲儿子’。”赵纪爱说,她和老伴身体不舒服时,孙鹏就利用休息时间带他们去医院,挂号、交费、检查。老人说,最近她和家人身体不好需要住院,又是孙鹏等人帮着跑前跑后。

今年5月20日是第三届“全国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淄博晚报与淄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特别策划——“5·20公交驾驶员关爱日”座谈会,赵纪爱老人作为受助乘客受邀,讲述她和117路的故事,期间她几度哽咽、落泪,家庭的不幸曾经让这位老人失去生活的信心,正是孙鹏等公交车长的善举,让她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王菊

献血救命!

血站每天都有“凡人善举”

王菊是一名无偿献血者,也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有她在的地方,就让人感觉心安。“看到晚报在征集‘凡人善举’,我特别想给大家讲讲献血者的故事,每一名献血者都是凡人,但在我心里他们都是英雄!”

“在疫情防控期间,一对夫妻牵手来到周村银座献血车捐献热血,这件事让我触动很深。”王菊告诉记者,那对夫妻有过多次献血经历。“他们说,奉献爱心就是要在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越是血库紧缺,就越要伸出手臂。”做志愿服务这么久,王菊一直对有爱心的夫妻献血者心存敬佩,“前段时间有一对结婚纪念日一起前来献血的80后年轻夫妻,看到他们不管是结婚纪念日还是七夕情人节,都用献血的方式度过,我特别感动!”

2021年春节备血的现场,王菊照例到现场做志愿服务工作,“短短几天时间,来来往往的人群都为了同一件事做着努力,就是保障春节期间全市临床用血充足。”王菊说,那几天真的很忙,随时随地都在为大家做引导、交代注意事项,早上天不亮就走,晚上披星戴月回到家中。“但那也是最快乐的几天,我为每个人挽起衣袖的勇气点赞。现场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献血,当有个小姑娘紧张地问我注意事项时,我就好想给她一个拥抱,然后告诉她,你的勇敢将会挽救一个濒临绝望的生命,真的太棒了。”

王菊说,无偿献血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这件事,能真正帮到生命垂危的病患,既然做了,就必须坚持,“我要和这么多有爱的人一起坚持走下去。”

蒲秀珍

相互温暖的感觉让人幸福

最近几日,“淄博暖心阿姨送热饭”的视频热度持续不减,淄博晚报市民巡访团的蒲秀珍也是这样一位暖心阿姨,她看了视频后,感动的泪水一直在眼里打转,“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可能就是这样,遇见温暖、得到温暖,都会在一瞬间热泪盈眶,那种感觉值得珍惜。”

蒲秀珍今年69岁,从退休开始,她就一直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她看来,所有温暖的故事之所以温暖,是因为相互回馈的幸福感。“虽然我是志愿者,经常帮助这样那样的人,但因为这样的小善举,我们收获的其实更多。”

“有一次在参加淄博晚报组织的倡导文明出行活动时,我一直在雨中劝导行人佩戴口罩和头盔,就在这时,一个在路口等红灯的小伙子把自己的雨衣脱下来递给了我,当时我真的愣住了,没想到他会这么做,但立刻我就感觉眼眶发热,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上来。”在蒲秀珍的讲述里,小伙子年纪不大,甜甜地叫她阿姨,“这样的回馈,让我感觉不管付出再多都无所谓,相互温暖的感觉挺好。”

还有一次,蒲秀珍坐公交车,她毫不犹豫给一位比自己年纪还大的老人让了座,“我觉得他比我更需要这个座位,所以就那么做了。”但后来的事又让蒲秀珍感动了一把,老人临下车前,从包里拿出一幅小画送给蒲秀珍,上面写道:谢谢你给我让座。

很多时候,无声的温暖更显弥足珍贵,“就像寒夜里的那碗热饭,暖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城市的人群和灯火。”

尚桂汝

爱心司机接送孩子高考

那份感激永不忘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发生在今年高考期间的一个感人故事……”市民尚桂汝的儿子今年高考,但因为家住火炬公园,孩子在实验中学考试,距离不近,她却没有私家车。

在一筹莫展之际,她向FM100交通音乐广播爱心一百公益车队求助,没想到立刻得到了回应,南震、李希贤、姜民、高惠玲四位老师轮流接送孩子考试。

尚桂汝至今说起来仍满眼热泪:“他们的车型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不同,但他们有很多相同,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提前近二十多分钟到达楼前,无一例外地发微信说:‘您好,我已到达,不用着急,按照你们的节奏就行’,然后是一个大大的笑脸。临别都有一句祝福:‘加油!祝小帅哥考个好成绩!’”

有一天,408号南震师傅比约定时间提前二十多分钟到家门口候车,将尚桂汝一家人安全送到实验中学南门后离开。“车开走一会儿,我们又忘了重要东西,试着打电话,人家又迅速返回来,拉我们回家拿上东西又送回来,一阵折腾,但一切顺利!感恩大爱!”

尚桂汝说,四位师傅没有收一分钱,没收一粒米,没喝一滴水,连续四天准时安全温馨地送考。如今尚桂汝的儿子正在背靠紫金山,面朝玄武湖的国家双一流大学、有着120年历史的南京林业大学安静学习。

她说,将来儿子不论在哪一座城市,都不会忘记是这些凡人英雄助力他成功迈出人生第一步,他们的善举已经在儿子心里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它会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互相传递。

崔桂霞

凡人善举凝聚大能量

崔桂霞是一名人民教师,对于“凡人善举”这件事,她有更深刻的感受。“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每一次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我们心灵净化的过程,同样,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才能心怀感恩之情,让这种温暖的美好在相互传递间释放能量。”

崔桂霞的儿子是一名骑行爱好者,每年都会骑着自行车独自旅行。“2019年夏天,他自己在浙江舟山群岛待了一个暑假,在民宿打工,人家管他生活。从淄博到南京再到舟山群岛,他骑行的这一路,得到了太多好心人的帮助,住宿时人家看他年纪小,就免费给他升级房间,只为让他睡得更舒服;吃饭时老板看他年纪轻轻就独立旅行,也免费给他送饭吃……”崔桂霞告诉记者,当她知道儿子这一路得到了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心里特别温暖。

“我觉得爱就是要相互回馈!”崔桂霞开始利用寒暑假和闲暇时间做志愿者,目前是市民巡访团的骨干成员。她说,只要是能帮助别人,她都希望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这几天也看到了淄博暖心阿姨送热饭的视频,虽然是件普通的小事,但正是因为凡人善举的微光,才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关注。”

崔桂霞告诉记者,她要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最真实的感受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们,让善良的种子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上开花结果。


倡议书

弘扬凡人善举 共筑美德淄博

——致淄博市社会各界朋友们的倡议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连日来,淄博一次次因“凡人善举”在全国“圈粉”:暖心阿姨为深夜求职小伙送热饭菜、最美外卖骑手路易凡路救摔伤母子、“以雪为令”全城扫雪、周末全城大扫除……一个个凡人善举为淄博的冬日带来满目春风,他们传递的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淄博凡人善举不断涌现,从个体到群体,由现象推及本质,善行满城的背后,是厚道齐地的历史传承,是常态化文明创建的内在驱动,更是淄博城市精神的全民实践。在共建共享的文明生态下,每一名淄博人对文明、美德的守护和追求都是淄博精神文明创建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动力。在此,我们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弘扬凡人善举、共筑“美德淄博”。

一、道德模范要争做“厚道齐地 美德淄博”的引领者。国之四维,《管子·牧民·四维》称:“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岁月赓续的厚道齐文化,始终凝聚着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穿越千年时光,今天的淄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培育涌现出了近千名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树立起了一批可触可学的道德标杆。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示范引领作用,小善常为,德行天下,争做“厚道齐地、美德淄博”的传承者、引领者,努力将自身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二、文明单位要争做“厚道齐地 美德淄博”的推动者。凡人善举,常常闪烁着道德的力量,彰显文明的细节。各级文明单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干部职工在为民办实事、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凡人善举的鲜明品格、宝贵精神,倡树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全社会厚植“美德淄博”精神根基,为“五好”淄博建设贡献文明力量。

三、市民群众要争做“厚道齐地 美德淄博”的实践者。 一抹“志愿红”,就能化成一道流动风景线;一脚刹车,就能礼让出一片海阔天空……时代需要文明之光,只有当凡人善举成为寻常之事,社会文明的土壤才会更加肥沃。希望广大市民朋友树立起爱我淄博、兴我淄博的时代新风,争做正能量的践行者,无论是见义勇为、救死扶伤、扶贫济困,还是尊师重教、敬老爱幼、守信笃实,只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存善念、行善举、扬善德,在文明巡访“随手拍”中发现厚道之美,笃行凡人善举,就能让“美德淄博”聚沙成塔、积石成山。

四、新闻媒体要争做 “厚道齐地 美德淄博”的宣传者。凡人善举发端于百姓、植根于生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代表性、最具说服力的鲜活典范,因而更容易感动人心、引发共鸣。新闻媒体要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全方位、多角度持续宣传好平凡百姓的善举义行,弘扬社会主旋律。要通过整体策划、全媒互动,在社会各界发起“厚道齐地 美德淄博”的全民大讨论,在大讨论中凝聚人心、壮大主流舆论,在比学赶超中激发本真善念、争做“淄博好人”,共同打造“美德淄博”城市品牌。

汇涓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凡人善举可触可学,“平民英雄”人人可为。在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表彰会即将召开之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弘扬凡人善举、共筑“美德淄博”,为推动淄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

淄博市文明办

2021年11月29日


征集启事

哪些“凡人善举”曾让你感动?

温暖热线:15905333990

在淄博,每天都有很多凡人善举的爱心故事在上演,听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有些甚至只是一瞬间的下意识动作,却会让人心头一暖,甚至重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善举共同构筑起一座温暖之城、正义之城。

在您的身边,哪些凡人善举曾让你感动?也来和我们讲讲你的故事吧!温暖热线:15905333990(手机、微信同号);邮箱:wbshc2009@163.com;您也可以搜索关注“淄博晚报”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中讲述您的暖心故事。我们将把更多的温暖在全城传递,树立起“厚道齐地 美德淄博”文明品牌。


网友评论摘选

网友“蔡绍芳”:这样的好人越多,淄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好人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媒体要为好人鼓与呼;

网友“牡丹王”:向信贵梅学习,做个淄博好市民;

网友“万来同”:正如一句歌词那样,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最感动人性的美能直达人心、光耀千秋;

网友“岁月静好”:一碗热饭暖了孩子的心,更给了孩子闯世界的勇气和信心,为雪中送炭老板点赞;

网友“yu”:有时,给人以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暖心的举动;

网友“守护一颗初心”:我也接受过这样大姐的一碗面,特意给我下的,说实话真的很感动,最起码我以后也会传递这样的温暖;

网友“太阳”: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为您点赞!

网友“布谷鸟”:阿姨就是冬天的太阳,谢谢您温暖这个世间;

网友“龙岩山上”:善心不论大小,善举不凭力气。只要心存善良,善行便会习以为常,致心存爱心的人们。


来源:掌中淄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