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刚刚闭幕的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通过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既是立足于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谋划,更是着眼于未来长远大势的擘画,寄托着每一位陇南儿女的殷切希望,彰显着新时代赋予陇南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稳扎稳打、真抓实干,就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回顾陇南五年来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是一个最大的亮点。全市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生产总值突破45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全省前三位;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传统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电子商务实现突破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水环境指数稳居全省前列……陇南高质量发展“引擎”渐强、底色渐亮、根基渐牢。新的征程上,陇南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更强大、斗志更昂扬、行动更自觉。
“越是关键时刻,发展越不能松劲;越是非常时期,越要下非常之功。”当前的成绩固然可喜,但同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质量和水平,我们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推进陇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齐心协力打一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漂亮仗。
大抓项目,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陇南全市上下满怀激情,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了数量、质量、增量、效益的提质提升。锚定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在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上抢占先机、抢工抢时。要提升项目建设效率,未开工项目要尽快开工、开工项目要实现更大进展,进度滞后项目要努力排除堵点。要压实主体责任,努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往深处抓、往实处做,在全市形成重视项目、抓好项目、干成项目的热潮,不断夯实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大抓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强,产业必须强。我们要树立大抓产业的鲜明导向,多措并举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打造百亿产业园区,培育百亿产业集群,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努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农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加快推动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做好特字文章,打造区域品牌,大力实施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和品牌建设行动。要坚持把补齐工业短板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快推动传统优势工业提级转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推动传统优势工业转型升级、脱胎换骨,努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要坚持把文旅康养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加快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构建“一核、两心、三轴、四区、十线、百村”全域旅游格局。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加快推动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坚持不懈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社区,力争在全省走在前列、创出品牌。
大抓生态,打造高质量发展底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定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启示我们,绿色是陇南最亮的底色,生态是陇南最大的品牌。在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高质量发展,靠口号喊不出来,铺摊子铺不出来,最终要靠踏踏实实地干出来。在这个重大“窗口期”,压力与希望共生,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铆足劲地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生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陇南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我们就一定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陇南日报评论员)



来源:陇南发布


监制:王希娟 责编:王若谦

编辑:梁国

今天 带你认识巾帼志愿者
陇南市各级妇联集中收看全省妇联系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市妇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