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首例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显示图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透露,江西萍乡的参保人,在海南省中医院实现了首例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的直接结算。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政策分为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支付政策。其中,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为最后一批推进。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在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指出,主要是因为门诊慢特病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硬骨头”,它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与普通门诊相同的就医频次很高、时效性很强的特点,要实现即时门诊、即时结算,因此需要“立等可取”;二是具有与住院费用有类似之处,也就是说,门诊慢特病费用相对比较高,保障报销的比例也比较高,因此,老百姓对这一块的诉求比较大;三是最能反映全国医保待遇的现状,各地在门诊慢特病认定的标准、认定的流程,包括就医的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除了江西省萍乡市参保人外,近期,青海省本级参保人也在北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实现了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今年年初,国家医保局支持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省(区、市)以高血压、糖尿病两个门诊慢特病病种为突破口,探索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区域试点。在此基础上,今年9月,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文件,围绕参保群众关心,各地普遍开展的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开展跨省直接结算探索。

目前,已开通北京市、天津市、黑龙江省鹤岗市等共计15个统筹地区,作为参保地和就医地,实现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据国家医保局的工作部署,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明年年底前将覆盖所有统筹地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