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流程、数聚赋能!烟台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2月23日讯 (记者 高宁) 12月23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征程·新发展·新烟台”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烟台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解读新闻发布会。会上,烟台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赵晓峰介绍,2020年,烟台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获优异档次,5项指标被列入全国标杆。今年,烟台市构建一体化信用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经验做法被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作为典型经验予以全国通报表扬;被评为2021年度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标定位、统筹推进,全面构建自上而下的高效机制

今年,烟台把营商环境纳入全市“1+233”工作体系,与民生改善、风险防控一并作为三大支撑保障,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顶格推进,下设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项小组,设置综合协调组、业务推进组、系统提升组、企业服务组、舆论宣传组5个工作组,负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具体推进。

同时,建立了联席会议、现场督导、“蓝黄红”三色调度督导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围绕人才用工、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10个领域,分别成立由各副市长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的10个专项小组,及时解决相关领域堵点、难点,目前已推动65项营商环境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坚持把政务服务作为优化环境的重中之重,改革创新、探索实践,着力打造掌上办事之城

纵深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建立“不见面审批”清单,全部打通连接市直部门自建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区市平台与市级平台,目前全市全程网办事件率已达85%。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即办件占比72.3%,列全省第一。

倾力打造“掌上办事之城”。开发运行“烟台一手通”APP,实名注册用户超过370万人,集成覆盖卫生健康、交通出行等领域804个高频应用事项,全量接入1.4万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社保证明、异地医疗等80多项事项实现“秒批秒办”。

全力打造“政企通”服务企业品牌。开通一个专线,开通12345“政企通”服务企业专线,配套208名“政策专员”,快速解决企业诉求。搭建一个专网,搭建“政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设置“政策通”“办事通”“问题通”等6个板块,全面实现企业需求、诉求一站式解决,打造服务企业“总门户”。配备一个专员,在市县两级选派1万多名机关干部担任企业服务专员,与3万余家企业逐一匹配,全面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建立一个机制,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发展机制,从项目落地起,逐一匹配企业牵头服务部门,围绕企业开办、运行、投资建设等全生命周期事项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今年“政企通”专线、平台开通以来,共受理企业诉求5507件、解决率达到90%以上。

坚持把政策制定和落实作为优化环境的重要引擎,系统谋划、强化执行,努力成为经济发展的策源地

加强制度创新、抓好精准施策。围绕国家层面的政策落实,结合烟台市实际,系统出台具有烟台特色的制度措施,提升改革的精准性。先后出台《关于服务“六稳”“六保”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若干措施》《关于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优化营商环境200条具体举措,作为推进营商环境的“工作手册”和操作指南。

注重查漏补缺、抓好政策落地。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赴上海、苏州、深圳、济南等20个城市实地考察学习,全面寻标树标、对标超标。并对2020年“国评”“省评”题目进行全面复盘,按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要求,分三批次制发1090项任务工单,逐项明确牵头单位、责任部门、整改任务、工作标准、完成时限,使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个环节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目前所有任务工单已全部完成。

强化实用导向、抓好政策梳理推送对2016年以来的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梳理,汇编形成《政企通·烟台市服务企业政策连连看(一、二)》《政企通·烟台市现行税费优惠政策连连看》《政企通·烟台口岸惠企政策连连看》等,筛选推广“企业上市奖励政策”等第一批“免申即享”政策市级20条、县级122条,让惠企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好,目前市级共拨付惠企资金2.1亿元,惠及企业2万余家。

坚持把信息互联互通作为优化环境的有力保障,再造流程、数聚赋能,全力打造无证明办事之城

在全市范围开展减证便民攻坚行动,开发建设“无证明城市支撑平台”,融合打通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及信用烟台等系统的数据通路,切实做到“两个凡是”:凡是在烟台市辖区内政务服务活动中产生的证明材料及结果一律不允许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凡是在烟台市辖区内政务服务活动中产生的证明材料及结果一律由事项审批部门归集并按程序提供。

建设全市政务“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数据支撑服务体系,开展“数聚赋能”攻坚行动,归集190多类、12亿多条政务数据,实现数据“大汇聚”“大共享”。着力构建1个公共信用信息平台、1个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N个部门系统贯通、数据共享的“1+1+N”一体化信用监管体系,覆盖46个政府部门、涉及5033个具体事项,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完整链条,获评全国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坚持把品牌塑造作为优化环境的重要承诺,丰富内涵、加强宣传,精心打造“烟必行”城市新名片

为展示烟台营商环境城市形象,推出“烟必行”作为烟台的营商环境品牌。“烟”指烟台,“烟必行”有两层寓意:一是言出必行,指烟台市作出的承诺一定会兑现;二是烟台必行,指烟台市一定能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同时,我们多渠道、全方位深入宣传营商环境新政策、新举措、新成效,让烟台的改革更加接地气,让企业群众享受更多的实惠,全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能维护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烟台市推出中日韩投资便利化“一条龙”审批、“智慧公积金”掌上办、“4S”办电服务、“智慧人社”快办服务等120多项经验做法被国家有关部委给予肯定或推广;“烟台一手通”APP、自贸区烟台片区首创增值税“留抵贷”等一大批创新案例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宣传1300多次,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烟台经验和烟台方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