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街道正打造首批小区“解忧驿站”,提供家门口的心理咨询服务

文汇客户端

微信图片_20211228182434.jpg

更美好的城市生活,需要温馨的家庭港湾,也需要互助友爱的邻里社区。家门口也可以享受心理咨询服务了。

近日,在上海市普陀区万里街道,一批“解忧驿站”正式进驻居民小区。驿站以小区居民活动室为阵地,设置独立咨询空间,专业心理咨询师会定期定时“坐诊”,在家门口为居民提供常态化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宣教服务。

早在2020年5月,万里街道在普陀区妇联的指导下成立了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联盟,成员不仅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还涵盖律师、婚姻指导师等多方。此次联盟搭建“解忧驿站”,旨在通过心理咨询师一对一服务,聚焦家庭教育,解决家庭、亲子之间的隔阂或矛盾。

心理咨询点进小区

万里街道是以2000年后商品房小区为主的成长型社区,居住人群中三口之家比重较高。街道妇联在走访学校、家庭中发现:有些孩子,由于压力产生负面情绪,没有及时找到出口,变成了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孩子,由于家庭教养环境差异,表现为各种行为问题。

记者从万里街道了解到,辖区目前共有33个居民小区,“解忧驿站”是街道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联盟深入社区的探索,目前已经在辖区交暨、香泉、愉景华庭三个小区试点,通过前期经验积累和总结,2022年街道将进一步在其他小区推广,计划年内居民区实现全覆盖。

“咨询过程中,志愿者发现目前很多孩子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其背后都和家庭息息相关,如父母离异、家庭纠纷、精神障碍、隔代养育等等,因此解忧驿站重点聚焦家庭教育问题的心理指导,在‘一孩子一方案’的基础上升级为‘一家庭一方案’的工作机制,由心理咨询师、社区志愿者、公益律师等力量配合居委会、学校做好疏导和化解,共同关注特殊家庭、困境儿童成长。”万里街道妇联负责人介绍。

微信图片_20211228182440.jpg

“家校社”需三位一体

此次万里街道 “解忧驿站”公益项目,将心理咨询点设立进小区,正是对精神卫生体系建设要求的积极响应与落实。

据“解忧驿站”项目负责人介绍,“驿站是深入基层的触手,居委会、学校也会发现个案,心理联盟始终坚持多管道关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公益互助。”目前志愿咨询师约三十人,目前已经确定进行心理辅导的案例达到一百余人,部分是短期咨询,部分则需要长期跟踪与关注。

2020年底,万里辖区四年级学生王明(化名)因家中发生变故,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起初家长总是给孩子请病假,但时间一长,班主任感觉不太对劲,便第一时间告知了学校的心理老师。老师立即和街道心理联盟的志愿者联系,双管齐下展开心理疏导。一方面老师倾听王明的想法,并给予他陪伴、鼓励,感受到孩子内心其实是想得到帮助的,并不想逃避问题。另一边,联盟志愿者也给孩子家长进行了个案服务。经过大半年的努力,2021年9月王明已经返校正常上课,状态也恢复了往常。同时,家长也知道了孩子的问题所在,更加明白了与孩子沟通的方式。

从王明的案例不难看出,在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的疏导工作时,家校社“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父母赋能计划同时展开

2020年5月,一场特殊儿童关爱推进会在普陀万里街道召开,会议针对辖区学校个别特殊家庭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逃学、厌学甚至伤害自己的情况,确立了关爱方案和工作执行细则。也正是这场推进会,让一支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开始萌芽。

微信图片_20211228182445.jpg

此后,萌芽逐渐破土,名为“成长·守护”的万里街道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联盟成立,围绕心理知识的普及、提升人们对于心理问题的客观认知开展常规性工作。联盟通过建立关爱工作微信群,及时互通信息,另外针对学校、社区和家庭不同群体开展各类讲座、沙龙、直播、答疑近百场(次),覆盖约18000人次,提供公益普惠的家庭教育和婚姻指导。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新时代的家长也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街道妇联负责人介绍,2021年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联盟同步试点了父母赋能营项目,针对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沙龙,在社区层面针对个性化问题做到“有问必答”。父母赋能营项目不同于普通讲座,是以小组形式进行专业知识传播与教学互动,每期10人,面对面授课。目前已经开展了10期。

“除了让更多的家长拥有正确的育儿观念与沟通方式之外,我们也希望建立社区家庭教育学习园地,共同推动家庭教育文化的普及与推广。”上述负责人表示。

作者:张晓鸣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