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圆桌会|推进“北强”打造先锋区驶入快车道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湖南首次提出将实施“强省会战略”,正式吹响了“强省会”号角。

2021年12月30日,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长沙的总体要求。长沙担当省会使命任务,实施强省会战略要求。本报特邀长沙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谈各自区域怎样为“强省会战略”作贡献。今天我们来听听开福、雨花、望城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怎么说。

强省会建设,长沙各区县如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潇湘晨报记者邀请长沙开福、雨花、望城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区域的核心动能、发展潜力、支柱产业、远景规划等,畅谈在长沙实施强省会战略中如何作出贡献。

长沙市开福区委副书记、区长高伟:

为“强省会战略”贡献开福力量

长沙市开福区委副书记、区长高伟。 图/记者杨旭

开福区推动“北强”事业发展,就是报告中提到的“强省会战略”在区级层面的生动实践。开福区怎么做?高伟提到了这三个方面。

一是全力以赴兴产业、强实力。在产业方向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军民融合、信创、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力争3年内形成多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在企业主体上,力争新增“四上”企业120家,净增市场主体1.5万户以上。在承载平台上,抢抓好金霞新城建设机遇,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服务好马栏山文创园,持续放大“马栏山效益”。落实好“楼长制”,“去化”商务楼宇23万平方米,争取明年亿元以上楼宇突破18幢。在优化环境上,实施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新增“一件事一次办”50项,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二是全力以赴提品质、增魅力。在“建”字上下功夫,即建设开发白霞等十大片区,实施兴联东路等“十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打造美丽宜居村庄10个,实施既有小区品质提升10个以上,打造承载力、竞争力更强的现代化城区;在“管”字上下功夫,以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为抓手,加大精细化管理,加快“百街千巷”整治提升工程,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在“用”字上下功夫,用好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禀赋,擦亮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名片,打造三条百里画廊,让城市更有颜值和气质。

三是全力以赴抓科创、添活力。在创新方面,实施好科技创新“五大行动”,创建好省级创新型区,建设好十个重大科技项目,第一年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460家;在人才方面,以人才兴区“五五工程”为总揽,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引进50名各行业领军人才、100个高层次创新团队、5万名技能型青年人才,努力成为全市人才“蓄水池”。

长沙市雨花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军其: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先锋区

长沙市雨花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军其。 图/记者杨旭

作为全省首个GDP迈入2000亿元的区县,雨花区将秉持“雨花强则长沙强、长沙强则湖南强”的理念,深入贯彻“三高四新”战略,紧扣市“两会”工作部署,在服务“强省会战略”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雨花区将如何在推动区域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长沙市雨花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军其提到以下四点。一是提升发展能级。巩固中部领先地位,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在提升财税总量与质量、进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投入占比等方面持续发力,城区高质量发展保持争先进位,奋力迈向全国一流强区前列;提升经济贡献度,GDP保持年均增长7.5%以上,力争2026年达3600亿元。二是强化产业支撑。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光学及装备、智能生物医疗(医药)三大产业集群齐头并进,力争园区“十四五”中期实现千亿级目标。做强内贸、做大外贸,以高桥、红星两大龙头市场为牵引,推动东塘、高桥、红星等商圈转型提质,提升商贸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是扩大对外开放。主动担当“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历史责任,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雨花区块,推动一般贸易、易货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融合发展,进出口总额年均保持15%以上增长。统筹做好“引进来”“走出去”,发挥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等展会效应,打造省市对外开放示范“窗口”。四是加强区域协作。当好长株潭一体化桥头堡,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产业协同、生态协同、治理协同,持续推进“飞地园区”建设,高水平建好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起步区,深化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一体化,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中奋勇争先。

强产业,是推动城市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来源,更是实施强省会战略的有力支撑。黄军其说,雨花将持续做大总量、调优结构、提升质量,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深入践行“强省会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一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深耕“一主一特”,比亚迪2022年要实现年产新能源汽车60万辆以上、年产值超550亿元;申亿五金、大族激光、长步道、可孚医疗三年内产值将分别达50亿元、40亿元、50亿元、100亿元。雨花经开区规模工业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长,加速建设600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100亿级智能光学及装备产业集群、100亿级智能生物医疗(医药)产业集群。

二是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东塘商务中心打造工程设计科技智谷,高桥商圈建设“国际高桥·中非商港”,红星商圈推进城市更新、实现精彩蝶变。加快推进电商物流园建设,打造新零售集聚城、现代物流核心区。发挥中南院、中机国际等设计机构集聚优势,提升设计产业影响力。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导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文化创意、软件业等集聚发展。

三是引导培育生态农业。以花博园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跳马镇花卉苗木、休闲民宿、乡村旅游、生态康养融合发展,争创湖南花木文创产业示范园,打造全省花木科研、种植、交易、展示、设计的区域性产业集聚区,争取省花木博览会永久落户,擦亮全国花卉苗木之乡金字招牌。

长沙市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令强:

全速驶入强省会战略的“快车道”

长沙市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令强。图/受访者提供

望城作为省会长沙最大最新的城区,在“强省会战略”的生动实践中责无旁贷。孔令强说,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市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紧扣“四个定位”,创新实干、赶超跨越,在实施“强省会战略”、在建设现代化新长沙中放大望城格局、彰显望城作为、凝聚望城力量。

一是争当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生力军,聚焦主特产业,着力打造“1个千亿级+N个500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一园三区”协同并进,抢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二是树立全市乡村振兴新标杆,坚持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环境为本、群众为主、配套为要,促进“一园三带”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是建成全域文旅融合示范区,用好用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张名片,精心打造铜官、靖港等湘江古镇群2.0版,推动全区文旅提质提效。

四是打造文明宜居幸福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五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大泽湖·海归小镇、高铁西城等重大片区建设,加快“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此外,市党代会、市“两会”都明确提出要抓好“五区”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望城未来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肩负更大使命。望城将坚守省会主城区定位,努力在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中彰显更大担当作为。

一是做大城区,提升区域能级。当好长沙西提北进、做大城区的主力军,不断扩大城市建成区规模,提高城镇化率,提升规划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打造配套完善、产城融合、交通便捷、人口集聚的生态智慧活力宜居城区。

二是做强园区,挺进第一方阵。以“五好”园区建设为抓手,聚焦主特产业发展,深化改革提升效能,着力打造创新开放、绿色生态、智慧活力、宜业宜居的全国一流园区。

三是做优片区,打造强劲支撑。坚持对标一流、彰显特色,加快推进“一江两岸”片区、高铁西城片区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高水平推进大泽湖·海归小镇、香炉洲大桥等战略性项目建设,打造引领望城发展的主战场、带动全域发展的增长极。

四是做实县区,增强综合实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按照“十分之一”原则,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提质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壮大经济规模,稳步提升收入水平,阔步迈向城区第一序列。

五是做靓社区(村),建设美好家园。坚持人民至上,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抓好里子面子、软件硬件,加快推动精美社区建设,持续深化“一门式”公共服务,大力推进“热线+网格、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全力打造环境更宜居、服务更优质、生活更便利、治理更有效的现代化村社。

潇湘晨报记者曾羽璇 李琼皓 王茶茶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