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冬奥|云顶滑雪公园 简约而不简单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7个雪上竞赛场馆中唯一利用现有雪场改造而成的场馆,云顶滑雪公园从修建之初,就处处体现“简约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匠心。

碧空澄澈,白雪皑皑。随山势倾泻而下的雪道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云顶滑雪公园静静等待冬奥会如期而至。视觉中国 供图

简约而不简单

云顶滑雪公园是张家口赛区4个竞赛场馆之一,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这里将承办自由式滑雪及单板滑雪两个分项共20个小项,以及冬残奥会单板滑雪8个小项的比赛。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云顶滑雪公园始终践行“绿色办奥”理念。目前,云顶滑雪公园已获得绿色雪上运动场馆三星级设计评价标识,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最高等级。

不仅如此,这里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建成的6条赛道中,有4条是在原有雪道基础上改造而成。2条训练滑雪道及场地连接雪道也是在原有的雪道基础上建设。为了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在改造中赛道和场馆区域挖方约39万立方米、填方约35万立方米,多出的石方转而用于临建道路铺设等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减少了道路运输。

“这里简约却并不简单。最近国际雪联的专家还专门给我发微信,称赞这个赛道是世界上最好的赛道之一。”云顶场馆群场馆管理后勤副主任束文骄傲地向记者介绍。

简约也体现在这里的临建上。由于6条赛道分布较远,云顶的临建有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电力保障室、通讯保障室、垃圾暂存间、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等。束文介绍,这里的临建设施采用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使用材料,多数都是租用,在赛后将有2万平方米的临建返还供应商,进行后续高效利用。

造雪不误节水

节水,是云顶滑雪公园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又一个巧妙设计。

张家口赛区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将举办绝大部分雪上项目的比赛。雪上项目的比赛自然离不开雪,按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竞赛标准以及国际惯例,北京冬奥会比赛使用的雪是天然雪结合人工造雪。云顶滑雪公园雪道面积大、需雪量多,每个雪季造雪需要的水量大约在100万立方米左右。因此,为了满足造雪用水,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云顶滑雪公园先后建设了蓄水池和雪融水收集池,并安装泵站和引水管线,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沿山势逐级送至造雪机,为雪道提供造雪用水保障。

据介绍,云顶滑雪公园建有3个露天蓄水池,设计总蓄水量可达18万立方米,除此之外还建有地下雪融水收集池,蓄水量10万立方米。“除了在水源上开源节流外,云顶滑雪公园还采用了符合最高环保标准、更高效节水的智能化造雪系统,造雪每立方米可节水20%左右。”束文说,“同时,我们还会通过气象站监测及远传系统,在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指标最适宜的条件下启动造雪机,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环保且可持续

除了节能外,云顶滑雪公园在赛道可持续利用方面和建设的环保方面也值得称道。在张家口赛区的雪上竞赛场馆中,云顶滑雪公园是唯一利用现有滑雪场升级改造而成的场馆。6条冬奥赛道中,有4条是在原有雪道上改造的,部分技术赛道也是改造而来,只有空中技巧赛道和雪上技巧赛道为新建。

在施工中,云顶滑雪公园充分考虑到土石方的挖填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道路运输,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

此外,云顶滑雪公园有90%的奥运场馆功能是通过搭建临时设施来实现的。这些临时设施全部使用预制构件和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使用材料,冬奥会后将拆除至1.2万立方米。这样在北京冬奥会结束后,云顶冬奥赛道将恢复大众滑雪和旅游度假的功能,保留下来的赛道仍具备举办世界级赛事的能力,同时供给中国冰雪运动队进行训练。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冬奥会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如意 李远飞 邓方佳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