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加珍视地理标志这一公共财富

【记者短评】

很多地理标志产品,人们往往“日用而不觉”。它们走进千家万户,在丰富百姓消费生活的同时,也让原产地的农户和企业受益,走出了一条地理标志助力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我国地方名优特产数不胜数。很多产品往往经过当地群众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上千年的培育,既是一方水土的慷慨馈赠,也浸透了辛勤劳作的汗水。同时,它们还承载着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浸润在当地历史文化的熏陶之中,凝结着共同的乡土记忆。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打响一批“土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既有助于产品品质的提升,也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

当前,蓬勃发展的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器”。很多地理标志产品在获得国内消费者认可的同时,也积极走出国门,成为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展现了中国绿色产品的良好竞争力。

不过,同丰富的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相比,我国地理标志事业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有的地理标志产品疏于保护,存在品牌培育意识不足、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维权意识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市场上“傍名牌”“搭便车”的现象较为多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劣币驱逐良币。对此,应加快健全完善地理标志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管理服务水平,加大打击假冒地理标志产品力度;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升行业协会维权能力,规范地理标志商标的授权使用;从源头上注重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地理标志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后,只要满足特定的条件,谁都可以申请使用,人们更应倍加珍视这一公共财富。地理标志连接着一个地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培育好这张“金名片”,对实现一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民众的共同富裕功莫大焉。

(作者:靳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