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的油还香吗?

01

爱飞翔

说说金龙鱼业绩。

2月22日晚,国内粮油领军企业金龙鱼披露2021年业绩快报。金龙鱼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262.3亿元;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1.8亿。金龙鱼表示,2021年原材料上涨幅度大,使公司经营成本高于去年同期。虽然上调部分产品售价,但未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利润同比减少。不过,由于去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餐饮市场复苏,餐饮渠道逐步恢复,因此餐饮渠道产品销量占比提升,使公司厨房食品销量、收入同步增长。

去年以来,粮油食品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造成行业相关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业绩波动显著。金龙鱼除了凭借精益的成本管控、价格策略、强大的规模效应和全产业链协同作用,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及经营水平外,面对人们对健康、品质要求持续上升,公司也坚持产品创新,并持续加大高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力度,推出更多中高端产品。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趋势的深化,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追求和健康属性要求越来越高。金龙鱼坚持运用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引领先进消费理念,借助近百个实验室和千余台科研设备,将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运用到粮油食品各方生产过程中,提升安全、营养、健康等属性。

产品创新是金龙鱼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的推动力之一。针对更为个性化、高端化、健康化的消费趋势,金龙鱼持续推广现有的高端产品并不断加大技术研发能力,开发更多优质新品。例如面对消除反式脂肪的全球大作战,金龙鱼研制出零反式脂肪植物油系列产品,采用绿色精准工艺技术,保留了八成以上营养元素,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零反式脂肪酸,将食用油的健康、安全、营养提高到全新维度,这不仅引领了粮油行业技术的突破性革新,更标志着中国消费者在餐桌健康领域的突破,也推动了食用油消费理念从“安全”到“营养健康”的跃升。

除了传统拳头产品,金龙鱼以厨房食品为核心,不断拓展产品及业务领域的边界。在调味品领域,金龙鱼先前并购“梁汾”品牌山西陈醋,并与台湾百年老字号“丸庄”合作生产黑豆酱油等。此外,金龙鱼近来还陆续推出火锅底料、螺蛳粉、料包面、豆花杯等一系列新款爆品,其中“恰粉局”螺蛳粉一上市就迅速登上天猫、拼多多等平台螺蛳粉热销榜。

随着金龙鱼不断推进新品研发、把握新消费脉动,金龙鱼高附加值产品品类和销量不断提升,有效推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目前,金龙鱼已建立了覆盖高端、中端、大众的综合品牌矩阵,旗下拥有“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海皇”、“丰苑”、“金味”、“锐龙”、“洁劲 100”等知名品牌,在各细分市场均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去年12月股东大会上,董事长郭孔丰就表示,金龙鱼依托现有的品牌影响力、强大的研发技术及营销网络优势,在拓展不同领域的过程中将会更有竞争力。未来,随着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加强,厨房食品行业的消费量和品质需求将不断提升,行业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02

资通社

金龙鱼大跌,靠什么才能拯救股价?

金龙鱼大跌4.45%!金龙鱼的投资者哭晕在厕所。金龙鱼今天的下跌,不仅跌破了57元左右构筑的平台,而且留下一个1.71元的跳空缺口,股价也创下见顶145.51元(前复权)以来新低。这意味着,见顶以来所有买入者,如果持有不卖,到今天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很多投资者是看到林园买了金龙鱼,才跟风而来,觉得跟着大佬总没错。但市场专治各种不服,无论你名头怎么响,市场就是市场,下跌不看谁的面子。

金龙鱼为何大跌?原因是三个“下降”,即利润总额61.8亿元,同比下降30.9%;归母净利润为41.3亿元,同比下降31.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0.0亿元,同比下降43.2%。看得出,不仅下降,而且降幅较大。

其实,金龙鱼业绩下降不奇怪。因为金龙鱼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6.81亿元,同比下降27.68%。最值得投资者重视的是,金龙鱼在解释业绩下降原因时表示,市场竞争加剧,叠加消费疲软的因素,中高端零售产品销量受到较大影响。“市场竞争加剧”,这个表述的出现,说明金龙鱼作为头部企业,中高端产品不仅没有定价权,也没有品牌带来的护城河优势,金龙鱼利润最高的中高端产品,只能被迫加入激烈的市场竞争,去抢市场份额。

从这个角度看业绩,很容易理解为何在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金龙鱼通过产品提价,也无法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因为金龙鱼产品可替代性很强,涨价不敢涨得鹤立鸡群。现在金龙鱼主要靠毛利率较低的餐饮渠道产品销量提升去赚钱,这将使得金龙鱼利润非常微薄。虽然金龙鱼也开始发力酱油和醋,但这两个产品的市场,同样竞争激烈,不容易抢到太大市场份额。

目前,金龙鱼进入酱油醋市场,采取的仍是高端化策略,能否见效,需要观察。鉴于基本面情况,金龙鱼短期内依然难以摆脱低迷的困局。

03

虾股

一号文件对农业股有哪些影响?

今天最重磅的消息非中央一号文件莫属,虽然说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文件出炉,但是市场就是吃这一套,每年相关的公司股票都会涨一波,算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了吧。比如智慧农业、大北农、隆平高科这些都是非常熟悉的面孔。

我觉得政策性的东西,深入研究也一样很有必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看盘方面,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嘛。从文件中可以看到,政策要求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

在我看来,目前,我国种业所面临的瓶颈和壁垒主要表现在产出效率方面,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与海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比较大。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转基因种子就很有发展前景了,像荃银高科、大北农、隆平高科这些在转基因种子方面都深入布局,别看当前市盈率很高,要是对标一下国际上的巨头,营收可能会是目前的几十倍呢,前景十分广阔。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国家对于农业这一块的支持力度会新增一个量级。

04路易十三五

比亚迪前景不错。

比亚迪首先是一家车企和手机代工厂,其次才是电池制造商、半导体制造商。代工业务占营收比重是47%,汽车业务占比43%。但真正相对高溢价的仍是其汽车制造业,营业利润占比达到66%。不排除电池和半导体业务未来跑通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大。但是现阶段汽车业务是公司的现金奶牛,明星产品。

这就先铺垫好了一个大前提:为什么关注比亚迪的汽车产品?对于评估公司价值很重要。那么比亚迪的汽车,产品力已经得到验证了,秦、宋这两款平民化的家用车一上来就开门红。那么高端车呢?对于从低端推动高端、从普及新能源汽车起步作为战略的比亚迪,能做好吗?

个人一点愚见。高端车的品牌溢价如果解构的话,存在几个方面:高端的配置、设计;完善的配套服务;较高社会阶层的认同。高端的配置和设计,这个无需多言,已经在比亚迪汉上验证过了,内部借鉴完全可做到。配套服务是大部分国产品牌的共同痛点,主要是国内市场过去对于服务的认可度还不是很高,老一辈车主倾向于亲力亲为,但年轻一辈还是愿意用剩余价值交换服务的,蔚来汽车看到了这一点。比亚迪有待完善,希望他们改善这方面的基因。

但我想重点展开一下社会阶层的认同。这是最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比我广东市场30多年来还是对日系汽车有很深的执念,而比亚迪过去20年大部分时间还是作为低端品牌存在。高端产品的品牌效益的本质是通过构筑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故事、在消费者之中的认知度信任度,增加复购率带来稳定现金流;同时向下兼容,以高阶层消费者的偏好吸引低阶层消费者,实现现金流和信任度的正向循环。

从下往上的难度,不亚于普通人实现阶级跃升的难度。特斯拉走的就是从上到下的路线,先建立高端、科技发烧调性,进而成为大家都想拥有的大玩具。而比亚迪目前能够称得上向上破圈的产品,只有比亚迪。从目前市场上能感知到的信息来看,比亚迪也在讲自己的故事,比如自主电池设计制造,国产芯片替代。从华为赛力斯合作上看,会有人买账。但比亚迪的故事还没讲出来,需要加把劲,在这里坐等电池外供和半导体的上市。

个人认为比亚迪的故事还是比较好讲的,首先它是民族品牌,其次它有自己的自主技术;再者它有不断迭代自身的意识,后续再完善一下比亚迪汉对高端汽车的理解,在设计方面继续用心,一定可以跑出来。

05

宣捷投研

煤炭行业今年的基本面良好。

煤炭行业的的基本面在今年全年都是比较良好的,煤炭供需紧平衡或者供不应求,对价格有支撑;性价比也足够的高,由于去年的调控直接干预价格,大幅回调的情况下,风险已大量释放。

供给:增量逐步萎靡。在2030“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而且煤炭新投产需要需要3-5年才能产出,资本投资开发意愿低 ,“保供给”从去年一直在持续到现在,能符合核增规定的产能已经充分释放,潜在产能已经很少。但是依然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所以2月份为了稳价格已经召开了2次会议。此外,海外价格由于没有国内的调控力度,高昂的煤价导致进口增量将会是很少的。

需求:“稳增长”政策预期下,基建同比的增长和地产边际改善确定性很高。那么对动力煤和炼焦煤的需求驱动力都很强,而且经过测算,炼焦煤的需求弹性是强于动力煤的。所以这段时间,平煤股份等焦煤业务占比高的企业弹性更大。

风险主要来自于政策对于煤价打压力度的不确定性,需要关注煤价,如果市场定价的煤价脉冲式高涨,那么也就意味着高压政策节奏再度开启。除了弹性大的平煤股份,成本曲线最低,股息率最高,资金周转良好的中国神华也可以关注。

06

宝淇宝

锂价高歌猛进,短期暴涨后会不会迎来一地鸡毛?

雅化集团一季度惊人的业绩预告让市场注目。日前雅化集团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盈9 亿元至 12 亿元,同比增长1053.67%—1438.22%,而其去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也仅9.25亿元。

也就是说,雅化集团今年一季度就赚了去年全年的钱。如果我们再看看雅化集团的主业,锂精矿与锂盐产品占了主营收入的40%左右,毛利率则达到28%。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45.4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报40.3万元/吨,而去年12月中旬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只有23.6万元/吨。可以看到,不到3个月时间电池级碳酸锂的报价几乎翻了一番,这也是雅化集团今年一季度业绩爆棚的主要原因。

雅化集团自己的解释是,锂行业需求不断攀升,锂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雅化集团抓住机遇释放产能、增加销售,锂盐产品销量逐步提升,锂业务利润大幅度增长。有意思的是,虽然锂价突飞猛进,但真正的“锂电一哥”宁德时代却在最近几个月陷入调整之中,股价从去年最高的近700元跌到现在500元以下,而且下跌的趋势并没有因为锂价大涨而改变。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宁德时代虽然是动力锂电池“一哥”,但对上游原材料的把控力度并不强,在其每年近千亿的营收中,只有11%左右来自于锂电池材料,其对上游锂矿几乎都采取合作或者入股的方式,虽然自己也能依靠动力电池终端的强大需求来转移消化这种涨价,但越来越多地承担着一个来料加工的角色,利润率并没有随着锂矿石、锂盐的涨价而水涨船高,反而因为下游成本上升及需求的减弱而吞噬了利润率。2015年至202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业务毛利率从41.4%降至26.56%,相信目前锂原料涨价更会让宁德时代日子难过。

锂价借助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爆发,从2020年年底开始出现疯涨。有意思的是,全球范围内并不缺锂矿,目前已探明的金属锂储备可以维持1亿辆电动车运行100年,这个资源看似并不比石油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那为什么全球储量这么大的锂矿价格还如此飞涨?

一是下游需求端如新能源汽车产能大幅释放,造车新势力风起云涌;其次是锂矿虽然储备丰富,但分散不均且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价格的不断上涨又刺激上游企业继续扩大产能,那么锂价会不会像猪肉价格和当年的多晶硅一样,因为供求关系轰然倒下呢?

有报道称,目前国内仅磷酸铁锂的扩产总规模就达到490万吨,相当于2021年中国磷酸铁锂出货量47万吨的10倍,到2025年磷酸铁锂的总产能将超过500万吨以上。而根据下游需求的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等合计需求约为1800GWh,对应的新能源电池的需求量约为450万吨。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新能源电池需求的总量,还包括了三元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以及氢能等多种途径的新能源电池。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能简单算一笔账了,究竟锂价还能暴涨到什么时候?盛极之后会不会出现钟摆效应?虽然我们目前还看不到锂价的顶,但真正看到顶的时候,已经是在距离顶很久之后了,当年的多晶硅行情就是这样,短期暴涨后迎来一地鸡毛。

07

GLA涂周

硅片终端需求旺盛支撑上游易涨难跌。

对于硅片价格走势,目前还受到存在多个不确定因素影响。一方面,硅料在二季度末降价的预期已经明显,且协鑫颗粒硅进一步量产和投放,硅片在成本下行后,拐点也可能同步出现。不过,下游的旺盛需求也频繁超预期。

牵制硅片价格的重要因素还有终端电站,不论是国内需求还是出口,终端消纳预期都比较好,包括国家密集的产业政策也在推进电站的建设,硅片、电池片的耗用量也是同步增加的。据了解,风光大基地首批项目今年一季度全数开工,相关文件要求各地要比照清单,进一步落实并网消纳条件,根据项目成熟程度合理安排开工时序,成熟一个、开工一个。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风光大基地多处于西北和北方地区,一季度实际施工条件也比较有限。但是在二季度北方地区回暖之后,风光大基地建设进度将显著加快,进一步释放需求。此外,整县推进工作在2022年稳定推行,分布式光伏对全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影响显著。因此,短期来看,硅片价格有望进一步提涨。

市场消息,近期价格持稳微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增量明显不足。从供给端的角度来看,目前一线企业开工率均已提至75%,多数专业化硅片企业满产。硅片产能已接近硅料供应的上限,后续产能增量有限。硅片市场将加剧供不应求的现象,届时硅片价格有望进一步提高。而从年内情况看,结合硅料降价预期,硅片价格预计在二季度末以后也进入下行区间,但是实际下降空间有限,总体稳住一定价格。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