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设高质量教育是振兴县中的关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李翔 杨柳)近年来,随着教育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陷入优秀师资流失、优秀生源流失的困局,受到各方关注。专家认为,建设高质量教育是振兴县中的关键。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计划要求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有28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从县域内普通高中的分布看,县镇和农村高中占全国普通高中近一半。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约2500万人,县镇和农村高中在校生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约一半。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所长杜晓利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供图

在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和博鳌教育论坛联合主办的“振兴县中的难点与路径”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表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公共教育政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不少地方县域普通高中优秀教师和学生不断流失,导致县中教育质量不断下滑,形成了优质教育资源流失和教育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张志勇认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将县中教育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大视野中,从国家治理、城市化进程以及基础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多元综合视角和多维关系中进行顶层设计和政策选择,明确其在国家治理和教育现代化中的战略格局地位,全面

张志勇认为,县中问题,表面看是县中优质生源、优秀教师不断向大中城市流动带来的教育质量下滑,其实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生产力布局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公共教育政策“市场化偏好”造成的。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所长杜晓利表示,解决“县中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加强统筹,形成合力。

山东招远二中校长孟祥胜认为,要“振兴县中”,根本任务是要改善和提高县中教师的待遇和条件。只有教师待遇上去了,条件改善了,优秀教师才能留住,高端人才才会引进来,师资问题才能解决。

张志勇认为,振兴县域普通高中教育,一方面,要改善县中学校办学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顶层制度安排,优化县中教育办学格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间资源配置和办学水平的差异,让辖区内所有高中学校公平竞争,错位发展,特色办学。(完)

(中国新闻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