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绿档”打底 惠誉维持远洋集团BBB-投资级评级

本报记者 陈雪波 卢志坤 北京报道

3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布了远洋集团(03377.HK)的评级报告,维持远洋集团BBB-投资级评级,展望不变。惠誉指出,远洋集团拥有优质的土地储备,可以支持三至四年的发展,其财务灵活性强,并拥有稳定的融资渠道。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一周前的3月23日,远洋集团发布其2021年业绩报告,当年协议销售总额创下新高至1362.60亿元,毛利继续增长的同时,公司继续维持在“三道红线”中的绿档。在自身稳健财务以及多重战略布局之下,远洋集团对以后的房地产市场依然充满信心。

战略布局“南移西拓”

地域上的战略布局,是远洋集团近年来的发力重点。“2021年61%的协议销售额来自于华东、华南、华中及华西区域(2020年:51%)。这体现本集团进一步贯彻‘南移西拓’的战略布局重心。”远洋集团在2021年业绩报告中这样介绍。其中,武汉约售出可售楼面面积达到39.96万平方米,已经逼近远洋集团大本营北京的41.09万平方米。

远洋集团在2021年共获取25个开发项目,新增土储571万平方米,总货值超过800亿元,拿地成本有所下降,平均土地成本约每平方米7040元。到2021年年底,远洋集团二级开发土地储备5314万平方米,平均土地成本约每平方米6644元。

该公司楼面面积在2021年大幅增长,报告期内远洋集团及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竣工的总楼面面积、竣工的总可售楼面面积分别约为925万平方米、672万平方米,较2020年分别增加46%和30%。

在完善区域布局、扩充土地储备的同时,推进持有物业中轻资产化运营也是远洋集团的重要发展方向。比如,2021年10月,远洋集团联合数家国际知名投资人共同出资设立总规模14亿美元的核心写字楼基金,专注投资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成熟甲级写字楼项目。

此外,远洋集团还与主要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保持按揭总对总战略合作,2021年,远洋集团与平安银行、浙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分别新获取意向性授信300亿元和100亿元;另外,获得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授信额度提升近人民币200亿元。

从“热带”到“温带”

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远洋集团协议销售总额创下新高至1362.60亿元,同比增长4%;营业额较2020年增长14%至642.47亿元。毛利为112.58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8%,毛利率为18%;公司资产总值较2020年增加8%至2812.52亿元。当年加权平均利率较2020年下降14个基点,至4.96%,融资成本有所降低。

惠誉指出,远洋集团保持融资渠道畅通,并拥有良好的流动性。截至2021年末,远洋集团已获批尚未提用授信额度超过2300亿元,财务稳健性高。

除了2021财年,惠誉还持续关注了远洋集团2022年以来最近两个月的销售情况:在房地产行业放缓的背景下,远洋集团2022年1月至2月的总销售额同比下降18%,而许多同行的降幅为40%~50%,远洋集团相对优于同行。

远洋集团还在其财报中介绍称,自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实施以来,公司持续保持绿档,流动比率为1.65倍,而前一年的流动比率为1.47倍。从贷款到期日来看,远洋集团1年内到期只占到20%。1~2年内到期负债占比19%,2~5年内到期负债占比50%,5年以上到期负债占比11%。截至年报发布时,远洋集团年内融资计划已完成过半。

对行业的未来预期是怎样的?远洋集团表示,仍然会看多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城镇化、城市更新带来的市场需求仍然长期存在,房地产依然是国民经济循环和满足人民群众居住需求的重要行业。

“行业将告别高周转、高盈利、高风险的发展时代,整体从‘热带’北归到了‘温带’,进入红海、微利的时代,企业必须追求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远洋集团在业绩报告中如此分析。

(编辑:卢志坤 校对:彭玉凤)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