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提示:红火蚁正在扩散,小火蚁又来了

一巢小火蚁的蚁后和工蚁 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提供


记者从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首次在我国大陆(广东汕头)记录到著名入侵物种小火蚁的野外种群。目前,该预警已经依规上报,研究报告也已在学术期刊《农业科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公开发表。


红火蚁工蚁标本 陈志林摄


小火蚁工蚁标本 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提供


作为同红火蚁具有相近破坏力的入侵蚂蚁物种,小火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最具破坏力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同红火蚁一样,小火蚁原产于南美,正在迅速向世界各地扩散。其学名译名是金刻沃氏蚁,并非真正的火蚁,之所以被称为小火蚁,是因为它像红火蚁一样能通过蜇刺让人产生疼痛感,而且体型要比红火蚁小得多。”来自研究中心的博士生陈思琪告诉记者。


“小火蚁的毒液会造成很大麻烦,被它叮咬的人类、家畜和动物有可能患上点状角膜病变,威胁人体健康。”研究中心教授陆永跃进一步解释说。根据国外的研究,小火蚁的活动会破坏生物多样性、阻碍旅游业、降低农业生产力,从而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研究人员通过形态学鉴定和DNA条码技术(匹配度达99.5%以上)确认采集到的样本正是小火蚁,不过现在只是记录到其入侵现象,尚未确定这到底属于偶发事件还是已经形成定殖,也不能确定在其他地区是否有小火蚁入侵。论文通讯作者、研究中心教授许益镌表示:“一般来说,任何一种外来有害生物一旦被发现,往往已经经历了传入与成功建群甚至扩散的阶段。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小火蚁的植物检疫、分布范围与危害程度调查、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监测与防控技术开发等,积极应对小火蚁对我国社会与生态安全的威胁。


小火蚁的蚁后和工蚁 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提供


研究显示,小火蚁在入侵前期具有很强的爆发力,能够快速扩散,而且具有克隆繁殖蚁后的能力。论文通讯作者、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冉浩指出,小火蚁体型微小,识别起来非常困难,很大概率上会随草皮、土壤、货物等介质被偶然携带形成扩散,而且在扩散初期难于发现。“值得警惕的是,小火蚁还有可能通过占据其他生态位实现快速扩散,包括成为室内害虫等。”冉浩提醒。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蕾)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蕾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