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监管数字化迈出重要一步:人身险产品将启用智能检核系统

保险监管数字化迈出重要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银保监会办公厅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启用人身保险产品智能检核系统有关工作的通知。

根据银保监会要求,5月1日至22日为系统试运行阶段,各人身保险公司要按系统要求试报信息, 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使用问题 。 试运行期间,原产品报送方式并行使用。

5月23日正式启用系统,各人身险公司按照系统有关要求报备产品信息,不再使用原报送方式。

对产品设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据了解,在原有报送方式下,各人身险公司将需要备案的产品报送至相应监管系统后即可销售。

而后,监管部门需要人工登陆后台对备案的产品进行核检,若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则再要求人身险公司进行相应调整。

由于人力有限且人工核检耗时较长,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发现备案的产品存在问题时,其可能已经销售一段时间,存在滞后性。

人工核检更为依赖核检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等,智能核检则更为高效、精准,这实际上对于监管部门、人身险公司都有积极意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银保监会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应当高度重视系统启用工作, 认真参与系统培训宣导, 并以系统启用为契机, 进一步健全 公司产品管理制度, 完善产品备案工作流程, 压实相关产品管理人员责任, 切实做好产品管理工作。

与此同时,各人身保险公司要确保系统信息安全,加强系统使用管理,定期修改登录密码,防止信息泄露。系统使用人员发生变更时应做好交接工作。若发现系统无法访问等情况,应及时向银保监会报告。

此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应当持续做好行业标准条款制定、 发布等工作。 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应当根据监管政策调整、 标准条款发布等及时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

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目前,数字化发展方兴未艾。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整体部署,要求更好发挥政府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以及政府数字化监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和市场监管水平大幅提升等目标。

银保监会2022年监管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对依法监管的科技支撑,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在科技投入方面,发展规划提出推动行业实现信息技术投入占比超过1%、信息科技人员占比超过5%的目标;在服务能力方面,提出推动行业实现业务线上化率超过90%、线上化产品比例超过50%、线上化客户比例超过60%、承保自动化率超过70%、核保自动化率超过80%、理赔自动化率超过40%的目标;在创新应用方面,提出推动行业专利申请数量累计超过2万个的目标。




来源:21 经济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