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次核酸筛查,尽快动态发现阳性感染者

文汇客户端

200.jpg

今天,本市对所有封控、管控和防范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筛查。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4月22日起,上海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核酸筛查行动是其中之一。今天,本市对所有封控、管控和防范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筛查。

核酸检测是防疫处置的重要依据。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胡晓波介绍,核酸检测主要用于判读个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我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一直将病毒核酸检测作为诊断标准。

“目前,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是将样本中的病毒RNA提取出来,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病毒基因序列扩增,这种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高。”胡晓波说,如果核酸检测从采样、转运、核收、检测、结果判读和报告各个环节都能准确无误,理想状态下,核酸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胡晓波提到,本市从4月22日起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其中检测筛查行动采取了“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模式。抗原检测相对于核酸检测来说,具有速度快、操作方便的特点,可用于居家自测,但其检测的敏感性比核酸检测要低,这是因为核酸检测是一个指数扩增的过程,通过适当放大病毒片段的浓度,让病毒更容易被发现。

“如果一个人还在感染初期,相关体征并未显现,此时抗原检测可能为阴性,就需要核酸检测来确认。抗原检测的准确性,还取决于个人操作的规范性。抗原检测不能代替核酸检测。”胡晓波说,近期连续筛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从新冠病毒感染的病程来看,存在一定潜伏期,同时,不同的个体差异,病毒载量也不同。当社区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后,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能被筛查出来,但也有部分病毒载量较低的感染者,会呈现核酸阴性结果。因此,需要通过连续多次的核酸筛查,尽快动态发现阳性感染者,尽早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作者:李晨琰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