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提示:警惕社区团购诈骗

2022-04-29 11:04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魏其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4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在今天上午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范宏飞说,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该市公安机关在助力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对各类涉疫违法犯罪始终坚持早发现、早打击,切实维护市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查处打击的涉疫违法犯罪类型来看,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类案件。

第一类是生产销售伪劣食品,危害市民生命健康的案件。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或者用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比如,之前曝光的市民在团购以及领取保供物资过程中发现的多起“问题猪肉”案件。对于这些犯罪嫌疑人,上海警方始终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他提醒广大市民,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注意查看食品包装、标签等,加强甄别,如果发现相关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第二类是利用疫情实施诈骗,侵犯市民财产权益的案件。“社区团购诈骗”是近期比较多发的一种,也是警方打击的重点。疫情以来,上海警方立案查处了17起此类诈骗案件,对11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这类案件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利用疫情期间市民购买物资不便的情况,在社交平台、网站论坛、微信群等渠道发布虚假团购、代购信息,谎称能够买到生活物资,来骗取市民钱财。他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那些“假团长”,特别是在转账之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和链接。

第三类是伪造、变造相关证明文件,妨害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的案件。主要表现为,行为人通过涂改、拼接等方式,伪造、变造核酸检测报告,或者防疫保供、生活物资等临时通行证件,扰乱了该市正常的疫情防控和社会治安秩序。截至目前,该市公安机关累计查处此类案件33起,行政处罚了25人,对1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范宏飞说,在此也正告这些不法分子,切勿心存侥幸,上海警方将持续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责任编辑: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