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1人上公厕,引发近40例感染!使用公厕时需注意→

5月3日,北京市召开第323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在疫情分析中,发现有1例感染者因3次上公厕引发3例续发病例,继而引发了近40例的感染者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使用公厕时需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注意手卫生

这些防疫小技巧请收好


使用公厕需做好防护



公共厕所是一个人员聚集的场所,来往人员的健康状况也比较复杂,时常还存在有人在厕所内咳嗽、咳痰、吐痰的情况,并且公厕内的门把手、扶手、冲水按钮等设施是属于高频接触的公共设施,所以在疫情期间,公众在使用公共厕所时是有必要提升个人的防护意识的。


建议公众


✦在家中上完厕所后再出门,避免使用公共厕所,或者减少使用公共厕所的次数。


✦如需使用公共厕所,请全程戴好口罩,减少在公共厕所内的停留时间,更不要在厕所内吸烟。


✦在使用公厕内的门把手、冲厕按钮等高频接触的公共设施时,建议垫一层纸巾后再操作。


✦同时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不要在厕所内咳嗽、咳痰、吐痰,爱护厕所的公共卫生。


✦如果是坐便器,使用完后将盖子盖上再冲水。


✦上完厕所后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在此之前,不要用手触摸口、眼、鼻。



公厕管理需加强


✪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和手套,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洗手。


✪工作人员要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加强公厕通风,如果自然通风不足,采用机械通风增加新风量。


✪公厕内要提供足够的洗手液。


✪加强公厕各项设施的检查维修,保证管道通畅,地漏处于水封状态,尽量使用自动感应式水龙头。


✪做好厕所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


✪定时对公厕的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烘手器、冲厕按钮等公共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


✪一般情况下,公厕开放期间建议定时进行消毒,消毒频次可根据人流量适当的增加或减少,清洁时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手卫生是防控医疗保健相关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也是个人卫生和公共健康的基础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人人需要做好手卫生

手卫生有两种方式

洗手或用手消毒剂

如何正确做好手卫生?

快戳下图

正确洗手方法


正确使用消毒剂


福建科普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服务。69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科普中国、成都疾控

免责声明:

(一)福建科普公众号以向公众开展公益科学普及为宗旨,无任何商业目的;

(二)凡本服务注明 “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等网页内容,其版权均属于原网或归属权利人。

(三)福建科普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稿件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主观意见。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公众号标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来源为“福建科普公众号”的稿件,将依法追究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

(四)福建科普公众号的内容可能会使用来源于互联网的部分素材、元素,如果您对相关内容的版权问题存有异议,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