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预警提醒】你以为的女儿就是你“女儿”吗?


本周,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发案率居前三的是刷单返利类、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占发案总数比重较大。其中,刷单返利类案件发案率位居首位。除此之外,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冒充子女类诈骗案件是本周的防范重点。

典型案例


近日,保税区的何某(化名)正忙于工作,突然手机QQ里有一名自称是其女儿的人添加好友,并称这是新的QQ号码。然后,“女儿”说正在上电脑信息课,并发给何某一张“清华大学培训通知书”喜报的照片,想要去参加有关清华大学有关培训,声称可以拿到保送的资格。培训需要家长同意并交费。何某看到对方的头像的确是自己的女儿,又急于忙工作,便不再怀疑。
接着“女儿”发了“李主任”的二维码给何某,要求添加李主任报名号,并说只剩两个名额,报名即将截止。何某添加“李主任”后,对方发了一个银行帐户,让何某将三万余元培训费存至银行账户。转完账后对方称还需交一笔费用时,何某突然意识到可能被骗了,立即核实,随即报警。

预警提醒






冒充子女要学费,冒充同学借钱花,冒充老师骗家长……诈骗分子将黑手伸向学生及家长,不断翻新作案手法,精心设计骗局。学生家长遇到此类孩子以学费、培训等理由要求转账汇款的情况,一定要再三核实,不要盲目汇款,以免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诈骗套路揭秘








陷阱一:伪装身份
诈骗分子首先会从各种途径(非法手段)了解诈骗对象的家庭信息,或是注册新的QQ号自称是子女又或是盗取子女真正的QQ号来实施诈骗。拥有子女这一滤镜,家长们大多对对方身份不加多想,轻易相信。


陷阱二:借口多样,时间匆忙,不予联系
诈骗分子多借口手机损坏、丢失,或是忘记原账号密码等为自己以新账号联系家长形成合理解释。随后大多以时间紧急、设备限制、老师管控、正在上课等借口暗示家长,不予家长进行语音、视频通话的机会,使家长无法确认对方是否确实为自己的孩子本人。


陷阱三:截止日期将到、报名名额有限
诈骗分子多谎称培训班报名马上就要截止了,时间紧急,培训班的报名名额有限,自己又非常想要报名,催促家长立即向指定账号中转账,家长大部分会在时间仓促之下疏忽疑点。


陷阱四:与培训老师联系
诈骗分子会向家长推荐一位“培训负责老师”,家长与假老师沟通了解后对参加培训班一事更加确信,假老师趁此提出缴纳培训费“只可转账,不收取现金”的要求,进一步制止了家长踏往学校求证培训班真假的脚步。


陷阱五:另需器材费等
诈骗分子在实施诈骗得手后一般不满足于只骗取一次,还会找出另外的借口:器材保证金、资料费、使用费等,继续哄骗家长向指定账号中转账。

家长们遇到孩子以学费、培训等理由

要求转账汇款的情况

请务必

通过语音电话、视频聊天、联系老师

等方式进行确认

当面或者见面后交钱

转扩提醒、提高警惕、擦亮眼睛

警民携手
共同守护好“钱袋子”!

来源:潍坊公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