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白衣是战士,脱下战袍是母亲!这个儿童节,“疫”线护士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

文汇客户端

微信图片_20220601102508.jpg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90后护士马丹花正式结束本轮抗疫任务接受医学观察。

正当她打开手机准备给两个孩子送去节日祝福时,不想先收到了兄妹俩准备的节日礼物。

7岁的哥哥和4岁的妹妹已经整整3个月没有见到妈妈,于是决定自己动手给妈妈画幅画。

“往年儿童节两个孩子会吵着要礼物,但是今年特别乖巧,还一直叫我保重身体,没想到我还收到了他们的礼物。”收到礼物的一刹那,马丹花眼眶湿润了。

3月2日,马丹花进舱参与患者救治,离家整整3个月。起初,她护理的患者以轻症为主,随着重症患者增加,4月中旬起,她加入重症救治团队,开启了本轮疫情的重症护理之路。

微信图片_20220601102500.jpg

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检验报告、治疗效果牵动着病房内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弦,每一次机器报警、每一次氧饱和度下降、每一次床旁抢救,都让马丹花不敢掉以轻心。所幸,作为一名具有多年临床重症护理经验的护士,马丹花总能在紧急时刻妥善应对。

对马丹花来说,穿上白衣是战士,脱下战袍是二孩母亲。

出发前,她告诉2个孩子,妈妈去打“小怪兽”了,要离家一段时间。孩子们依依不舍,但临行前依旧懂事地嘱咐,“妈妈,你不要难过,我们会乖乖听话,我们等你胜利归来,记得每天和我们视频。”

与马丹花相仿,对于许多医护人员而言,孩子的牵挂便是抗疫最大的动力。

“三个月以来,我最牵挂的就是你们姐弟俩,每次视频前总有千言万语在嘴边,但当看到视频里你们活泼的样子,我就只想静静地看着,听你们讲述一天的快乐和点滴。此时此刻我多想抱抱你们,希望你们能明白妈妈对你们无限的爱。”六一儿童节,已在公卫中心新冠病房坚守近3个月的医生樊贞瑜圆满完成本轮疫情救治任务,在进行医学观察期间给家中两个孩子写了一封信,带着歉意,饱含爱意。

微信图片_20220601102526.jpg

樊贞瑜作为临床医生,也在3月2日进舱抗疫,5月27日出舱接受医学观察,累计战疫86天。

家中的大女儿即将小学毕业,小儿子才上幼儿园小班。“轩语姐姐,在你毕业之前,妈妈没有陪你上过网课、没有帮你检查作业、没有与你探讨难题……每次想到这里,妈妈总会充满自责;恒祎弟弟,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你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自己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做,让自己成为一名懂事、独立的男子汉!”樊贞瑜在给两个孩子的信中写道。

抗疫至今,樊贞瑜救治的患者主要以轻症为主,最高峰时,她管理的患者多达420余人。

患者收治、紧急转运、床位协调、出院统计……作为病区楼长,她都要全程参与,平均每天至少15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成为常态。

微信图片_20220601102519.jpg

针对轻症患者容易产生心理焦虑的特点,樊贞瑜不仅在查房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安慰,在疫情高峰时还专门组建了患者微信群,及时发现患者需求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针对部分情绪激动的患者,我会主动点对点联系,部分患者入院太仓促,一些生活物资缺乏,我就会主动把我的一些物资赠送给他,此举也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随着儿童节临近,看到朋友圈不少父母给孩子准备了各种礼物。结束完这轮工作的樊贞瑜终于有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于是决定给孩子写一封信,来纪念这段抗疫的日子。

“第一次离开孩子们这么久,不能亲自送孩子礼物,希望这封信能让孩子们明白母亲的心意。”樊贞瑜说。



  作者:李晨琰 范忭忭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