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新冠感染者5例 无社会面筛查人员

昨日的发布会上,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6月4日0时至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7例,丰台区9例、海淀区5例、昌平区2例、朝阳区1例;普通型5例、轻型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社会面筛查人员为零。另有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已通报。

6月5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例(感染者1956至1960),丰台区3例,朝阳区、海淀区各1例;轻型4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社会面筛查人员为零。均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风险点位及人员已管控落位。

刘晓峰还通报了本市调整风险等级情况。截至6月4日24时,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房山区长阳镇赛木小镇近14天累计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即日起由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7个。

据统计,4月22日至6月5日15时,本市累计报告1822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15个区和经开区,其中,朝阳区429例,丰台区414例,房山区413例,海淀区289例,通州区79例,顺义区44例,西城区42例,东城区31例,昌平区30例,石景山区23例,大兴区16例,门头沟区6例,密云区、延庆区各2例,怀柔区、经开区各1例。

刘晓峰指出,本市6月4日0时至5日15时无社会面病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为巩固向好态势,严防反弹风险,要毫不动摇、全面持续推进动态清零,疫情还未结束,市民朋友在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同时,刘晓峰提示,现有研究证实,在相对密闭空间,新型冠状病毒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可以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为减少传播风险,办公、经营、居住场所要保持开窗通风,尽量做到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30分钟以上。

本版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解丽 王斌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