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整治民间借贷领域虚假诉讼 河南全省人民法院在行动

2022-06-08 03:06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潘志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潘志贤 实习生张文)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近年来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整治民间借贷领域虚假诉讼工作开展情况,介绍了6起典型案例的基本情况及警示意义。


近年来,虚假诉讼的案由分布日趋广泛,作为民商事诉讼中数量最多的民间借贷纠纷,一直是虚假诉讼的高发领域,也是虚假诉讼整治的重点领域。这类虚假诉讼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双方串通型虚假诉讼伪装性更强。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郭保振介绍说,河南已将甄别和查处民间借贷领域的虚假诉讼纳入法官培训和考核范围,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审判业务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法官甄别和查处虚假诉讼的司法能力。同时,开展专题调研,注重成果转化,构建惩治虚假诉讼的长效机制。

河南省各级人民法院坚持穿透式审判,做到分类施策,严防虚假诉讼发生。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案件审理的通知》,提供审判指引。当事人主张以现金方式支付大额借款的,要对出借人现金来源、取款凭证、交付情况等细节事实进行审查,结合出借人经济能力、当地交易习惯、交易过程是否符合常理等事实对借贷关系作出认定。当事人主张通过转账方式支付大额借款的,要对是否存在“闭环”转账、循环转账、明走账贷款暗现金还款等事实进行审查。通过“砍头息”、伪造证据等手段,虚增借贷本金的,依据出借人实际出借金额认定借款本金数额。虚构民间借贷关系,逃避执行、逃废债务的,对原告主张不予支持。虚假诉讼行为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或者多次参与虚假诉讼的,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程芳认为,虚假诉讼既浪费司法资源,也妨害司法公正,还影响社会诚信建设,影响很恶劣。

郭保振表示,河南省各级人民法院将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但当,加强与公安、检察以及金融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凝聚惩治民间借贷和金融审判领域虚假诉讼的强大合力,为诚信河南建设作出积极的努力。




责任编辑:王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