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的特别印记!在闵行区江川路街道,今天参加核酸大筛的居民拿到了纪念卡

新民网   来源:新民晚报 显示图片

11日,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开展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跟以往核酸大筛一样,居民们保持2米间隔,有序排队,快速检测。但不同以往的是,居民在核酸采样现场收到了一张特殊的“核酸检测纪念卡”。

图说:居民在核酸采样现场收到了“核酸检测纪念卡” 江川路街道供图(下同)

“今天小区里核酸大筛,检测完领到纪念卡,仔细一看是我们江川路——‘香樟一条街’的照片,挺特别的!”做完核酸采样拿到纪念卡的小区居民说。

纪念卡正面印着“您已完成6月11日周六核酸检测。疫情尚未结束,个人防护勿松懈”以及“不聚集、不堂食、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等温馨提示。

图说:“核酸检测纪念卡”正反面

纪念卡的另一面则是江川路街道地标——有“中华香樟一条街”美誉的江川路的照片,并配以文字介绍。

通讯员 江川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相关链接

“中华香樟一条街”

今日的江川路,原名“一号路”,是当年上海最宽敞的林荫大道,也是中国第一条香樟街。

图说:“香樟一条街”街景

1958年,当时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四大金刚”落户上海闵行。这是上海市第一个新颖的住宅区一条街,由著名建筑专家陈植主持设计。10万建设大军仅用78天时间,铺出了一条柏油大道,13幢大楼沿着大道拔地而起。开工不满6个月,“一号路”工程就于10月11日宣告竣工。这一奇迹,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重大成就,也是闵行人一生的骄傲。

在建造完成的两年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前来闵行地区视察,“一号路”的市容风貌成为媒体聚焦点。原先“一号路”两侧,种的是白杨树,1960年5月25日,刘少奇同志第三次视察闵行地区时,建议改种香樟树。于是,由时任上海市市长曹狄秋亲自协调,有关部门从浙江、江西等运来了大批樟树,使“一号路”面貌一新。

如今,“中华香樟一条街”上依然车水马龙,两旁的樟树也已长成近六层楼高,绵延数里,四季常青,静静地见证着新时代奋斗者为实现“一号路”历史价值再复兴和“老闵行”涅槃重生而不懈努力的拼搏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