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疫情形势总体可控 经济社会秩序运转正常

作者:大众日报记者 杜辉升

7月8日下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二十九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7月7日0—24时,临沂市新增66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兰山区8例、兰陵县56例、罗庄区1例、河东区1例。完成兰陵县2份和兰山区3份病例基因测序工作,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2.2进化分支。感染者均是在重点管控人群中发现,人员群体相对集中,传播链条较为清晰。当前,临沂市疫情形势总体可控,经济社会秩序运转正常。

省委、省政府对临沂市疫情处置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省市县一体化的疫情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疫情处置科学精准、运转高效。指挥部进一步增配流调队伍,对阳性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密接、次密接情况进行详细排查。截至今天中午,累计排查密接者1812人,次密接者3627人,全部落实了隔离管控措施。按照扩围加密的原则,开展拉网式核酸检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7日,兰山区、兰陵县、罗庄区、河东区和高新区普遍完成了一轮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066.2万人次,除中高风险区和集中隔离点外,结果全部为阴性。8日继续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截至12时,累计采样385.7万人,后续核酸检测结果将持续向社会公布。

自7月6日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临沂市已累计发现阳性感染者75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分别是:兰山区15例、兰陵县58例,罗庄区和河东区各1例,其中罗庄区和河东区的病例分别为兰陵县和兰山区的关联病例。阳性感染者中,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6岁。所有阳性感染者均已第一时间转运至市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落实隔离医学观察和健康监测,目前均病情稳定。为切实做好救治工作,抽调感染、呼吸、中医、儿科、心理、老年病等专家和护理人员组成专业队伍,坚持中西医结合、精准施策,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对重点人员实行一人一护。针对未成年人,建立了“医院——阳性感染者——家属”三方沟通机制,可随时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联系了解患儿情况,让家长安心,让患儿舒心。

兰山区自7月6日出现1例阳性感染者后,第一时间同步推进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应急处置措施。对流调排查的涉疫人员隔离管控,目前共集中隔离3460人。7月7日已完成第2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7月8日启动第3轮核酸检测,截至12时已完成采样167.26万人,已出结果126万,均为阴性。

兰山区是临沂商城核心区域,现有87处商贸市场、32处物流园区,总体看来,兰山区商贸物流未因疫情受到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畅通,每天入返兰山区车辆均超过1.5万辆,其中货运车辆每日超过3000辆。广大经营商户积极支持疫情防控,主动落实防控措施,经营稳定有序,与前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兰山区将继续对商贸市场、物流园区和物流大货车继续落实“敞开可控、闭环管理”等措施,守牢防疫底线,保障货运畅通。

本轮疫情中,兰陵县感染者中主要集中在兰陵镇韩塘小学(学生49名)和韩塘中学(学生1名)。该县各级中小学校、幼儿园严格落实“一周三检”制度。7月4日学生核酸检测均为阴性,7月5日学生全部放假。5日当天,针对周边疫情散发多发情况,兰陵县主动加密了全员核酸检测,7月6日凌晨3:00检测出结果时发现2例阳性感染者,其中1名学生。本次感染群体多数是学生,经专家分析,主要原因:一是病毒隐蔽性强、传播速度更快,人员感染后,表现为无症状;二是学生在学校同一密闭空间读书学习,交叉感染机会大;三是感染的学生主要来自瑞福苑社区附属的韩塘小学,学生居住集中,接触紧密;四是孩子生性活泼好动,经常一起玩耍,且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容易交叉感染。目前,已感染的50名学生已转至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各项体征平稳,家长、学生情绪稳定。

疫情发生后,兰陵县认真做好本地物资保障工作。目前全县储备医疗防控物资充足,核酸检测物资能够满足9轮检测使用,米面粮油等基本生产生活物资可保障群众需求15天以上。累计为兰陵镇提供防护服2.3万套、隔离衣1.1万件、口罩23.9万个、消毒液1.3万瓶,其它防疫物品、物资一宗;确定兰陵镇驻地宝庆超市为中高风险区域群众生活物资保供企业,储备米面油等40余万斤、肉蛋奶10余万斤,满足群众20天的需求。同时,统筹做好“长三角”蔬菜保供工作,保持日供蔬菜150万斤以上,供应稳定、物流畅通。

疫情发生后,兰陵县全力做好中高风险区服务保障工作。严格落实“高风险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要求,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对中高风险区群众所需物资集中购买、送货上门、“零接触”收货,累计接受群众诉求203件、专人配送物资92次;关心关爱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发挥“绿色通道”作用,对于确需外出就医的群众,由志愿者协助呼叫救护车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医院就诊。

下一步,临沂市将继续加强省市县协调联动,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和核酸检测,尽快摸清疫情感染情况,做好重点场所管控,严格落实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切实保护重点人群健康安全,加强隔离管控,优化隔离点管理服务,确保“应隔尽隔”,有效切断疫情社会面传播。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辉升 报道)

责任编辑: 李伟 签审: 吴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