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力推进漓江流域生态修复

记者7月4日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今年自治区财政将继续统筹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等专项资金3.8亿元,支持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与此同时,财政部近日下达广西2022年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漓江生态修复工程获得首期资金6亿元。

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系统相继开展了漓江流域采石场整治和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统筹推进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改善提升漓江生态环境。

自治区高度重视漓江流域生态修复,建立了漓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试点资金由自治区财政奖励资金、桂林市级配套资金和各相关县(区)配套资金等组成。从2020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支持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去年,自治区又拨付专项资金3.41亿元支持实施漓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22个子项目。

桂林市漓江流域9个县(区)在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双向补偿”机制基础上,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建立了统一的决策协调、信息通报、联合执法和预警应急机制,共同维护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力促进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变美、变清的漓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有力助推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申报工作。

今年6月7日,财政部公示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竞争性选拔结果,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成功入围,获中央财政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该工程以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系统治理等为基本原则,围绕漓江“一干九支、两山多点”的生态空间格局,以自然地理单元为对象,识别和诊断生态问题,以生态问题为导向,将漓江流域划分为3大分区、14个生态保护修复单元,设置8大类83个子项目,工程总投资54.91亿元。

按照工作计划,2022年~2024年,广西将利用三年时间,对漓江流域受损、退化、服务功能下降的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漓江流域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

作为工程实施方案牵头编制单位,广西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组建工作专班,先后开展了8个领域的专题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技术服务支撑优势、做好工程实施保障工作,促进各项工程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黄尚宁 吴静 梁林林 李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