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772亿元!青岛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园在西海岸新区启动建设

7月20日,总投资约772亿元的7个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集中开工,标志着青岛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园启动建设。该园区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为全市做大做强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链、打造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包括诚志股份新材料和液晶单体项目、国橡中心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金能可降解塑料和环保新材料项目、金能沐官岛海上光伏发电项目、惠城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海湾化学烯烃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密尔克卫精细化工品复配供应链一体化平台项目等7个项目。其中,百亿元大项目2个,金能可降解塑料和环保新材料项目投资额324亿元,国橡中心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额195亿元,均是省重点项目。

除了投资规模大,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还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诚志股份新材料和液晶单体项目,建成后将增加稀缺高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新材料的供应,进一步打破国际垄断;国橡中心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将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液体黄金”技术产业化;惠城信德投资的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可解决高盐废水处理和氮氧化物脱除的环保难题,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对环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此外,开工项目产业关联度高。海湾化学烯烃新材料产业链项目,是海湾乙烯产业链的重要延伸;诚志股份液晶单体项目,是京东方生产基地的重要供应商;密尔克卫精细化工品复配供应链一体化平台项目,可对董家口化工园区危化品企业进行智能化整合、管理……企业项目互相进行产业配套,将进一步畅通产业链,助力“内循环”。

青岛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园是青岛市规划建设的十大新兴产业专业化园区之一,包括西海岸新区、城阳、平度3个园区,产业用地1.92万亩。其中,西海岸新区园区位于董家口经济区,产业用地1.72万亩,重点发展乙烯、丙烯、碳四下游高端产品,创新布局可降解材料、二氧化碳制高值化学品产品链及特钢等,储备了总投资1558亿元的新材料龙头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产业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

近年来,董家口经济区聚焦高端化工及新材料,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目前集聚了海湾化学、金能科技、青岛特钢等一批龙头企业,已入驻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链企业25家,投产企业10家。今年上半年,实现化工工业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53.7%,带动实现工业产值279亿元、同比增长32%。

“我们将加快推进青岛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园建设,尤其是今天集中开工的新项目,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与此同时,加大对已投产企业服务力度,力争全年实现化工工业产值290亿元,同比增长41%,带动全年实现工业产值600亿元,同比增长35%。”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副主任杨广圣表示。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为推动制造业优先发展,做大新兴产业,青岛市布局了十大新兴产业15个专业园区,有4个位于西海岸新区。其中,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两个园区已经开工,氢能与储能产业园正在加快推进,此次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园的开工建设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将为西海岸新区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注入新动力,强力支撑青岛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

全媒体广播中心记者:李岳锋 通讯员:兰美娜

附:青岛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园启动建设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项目简介

一、董家口经济区、青岛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园简介

青岛董家口经济区于2013年2月由青岛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面积290平方公里,规划为港区、临港产业区和新港城三大板块,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省级化工园区。围绕建设国际深水港、循环经济区、绿色新港城三大目标,打造国家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国家重要能源储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四大中心”,发展化工新材料、现代物流及贸易、特钢及装备制造、大宗货物精深加工四大产业。

青岛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园是青岛市规划建设的十大新兴产业专业化园区之一,包括西海岸新区、城阳、平度3个园区,产业用地1.92万亩。其中董家口园区产业用地1.72万亩,重点发展乙烯、丙烯、碳四下游高端产品,创新布局可降解材料、二氧化碳制高值化学品产品链及特钢等,集聚了海湾化学、金能科技、青岛特钢等龙头企业,储备了国橡中心、诚志股份、青岛石化等7个总投资1558亿元的新材料龙头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产业规模达到1800亿元。

二、集中开工仪式项目简介

(一)诚志股份新材料和液晶单体项目

该项目由原清华控股旗下诚志股份有限公司(现为新区海控集团间接控股)投资,总投资68亿元,占地528亩,建设年产20万吨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线(POE)及4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线(UHMWPE)、80吨液晶单体合成及200吨液晶单体提纯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55亿元,利润8.5亿元,税收6.8亿元。项目方通过自主创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TN/STN混合液晶材料供应商,新材料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打破国际垄断,增加稀缺高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新材料的供应,对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作用。

(二)国橡中心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由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示范基地赛轮集团及青岛竣翔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主体投资,总投资195亿元,占地2035亩,主要建设年产3000万套高性能子午胎与15万吨非公路轮胎、50万吨功能化新材料、3万吨功能性聚烯烃新材料等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407亿元,利润38亿元,税收22亿元。项目以国橡中心世界首创化学炼胶工艺制备的“液体黄金”为原料进行产业化,以建设世界领先的高性能轮胎智能化生产基地为中心,做大做强功能性新材料等多个工艺先进、产品可靠的配套产业,形成主业突出、配套完善、共生共赢的“1+N”橡胶工业生态园区,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橡胶材料产业集群。

(三)金能可降解塑料和环保新材料项目

该项目由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324亿元,占地2323亩,主要建设年产66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和85万吨环保新材料项目。项目一期总投资213亿元,占地1470亩,主要建设年产22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和85万吨环保新材料项目,主要产品有顺酐、BDO、PBAT、PBS、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辛醇、新戊二醇等,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38亿元,税收29亿元。可降解塑料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项目建成后规模国内领先,同时项目方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将丙烯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建设丙烯下游丙烯酸及酯、丁辛醇等项目,生产环保新材料NPG、SAP、BA,该项目的实施将加速青岛环保新材料产业增量崛起,推动项目产业链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金能沐官岛海上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由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61亿元,用海约1047公顷,占地100亩,规划建设装机容量1000兆瓦。达产后年发电13亿度,年节约能耗40万吨标准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万吨。项目为青岛市重点项目和山东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可为总投资324亿元的金能年产66万吨可降解新材料和85万吨环保新材料项目提供绿色能源替代及支撑性配套。

(五)惠城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

该项目由青岛西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惠城信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60亿元,占地约600亩,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40亿元,利润17亿元,税收7.2亿元。项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可解决高盐废水处理和氮氧化物脱除的环保难题,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最终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且全程不产生二噁英,对环境持续发展“能源-经济-环境”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六)海湾化学烯烃新材料产业链项目

该项目由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60亿元,占地260亩,主要建设年产15万吨环氧氯丙烷、20万吨甘油精制、15万吨环氧树脂、40万吨氯乙烯、15万吨聚氯乙烯以及配套公用工程等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80亿元,税收8亿元。项目主要采用奥地利KVT、亨斯迈及美国西方化学工艺技术,主要生产特种树脂等高端化工产品。该项目是公司现有乙烯基聚合物产业链的重要延伸,也是企业在高端新材料、复合材料领域的重要布局。

(七)密尔克卫精细化工品复配供应链一体化平台项目

该项目由密尔克卫化工供应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6000万美元,占地约80亩,拟建成集化工产品复配(混配)、分装车间、实验室、研发中心、供应链平台(仓储+配送)、电商为一体的化工品供应链系统平台,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高端精细化工和电子化学产品。项目采用的分装线为行业内最高级别的防爆式全自动设备,自主研发的MCP(自用供应链业务系统)、CES(化工交易系统)、ASM(安全可视化系统)系统,已获得100余项知识产权,将助力董家口经济区打造一站式业务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安全智能化的危化品复配储运及分销基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