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进入做市商时代 积极推出背后有何深意?

从试验田到新高地,科创板探索发展的每一步,对我国资本市场都意义非凡。


在科创板开市三周年来临之际,上交所7月15日发布并施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8号——科创板股票做市》,科创板进入做市商时代。


上交所表示,当前引入做市商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科创板股票流动性、增强市场韧性,更好推进板块建设。下一步,将积极推进科创板做市商机制相关工作,全力保障试点平稳有序落地,持续推动科创板市场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做市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有哪些影响和深意?让我们一起解答。

- 01-

什么是“做市商”?

目前,资本市场主流的交易制度有竞价交易制度、做市商制度两大类。A股市场主板使用的是以时间优先、价格优先为特征的竞价交易机制,纳斯达克、香港市场等使用的是做市商机制。


什么是“做市商”呢?市商就是市场当中一个交易主体,为市场不断提供买入和卖出的价格,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从而为市场提供即时性和流动性,并通过买卖价差实现一定利润。


一般情况下,做市商由大型券商担任,通过双向报价起到引导定价的作用。

- 02-

明确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经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共5章28条,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


一是明确做市服务申请与终止。科创板股票做市服务申请采用备案制,取得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经向上交所备案可为具体的科创板股票提供做市服务。


二是明确做市商权利与义务。做市商开展做市交易业务应符合上交所关于做市指标的相关要求。上交所定期对做市商进行评价,对积极履行义务的做市商给予适当减免交易费用等措施。


三是明确做市商监督管理。做市商应当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防范与业务隔离机制,确保合规有序开展做市交易业务。


上交所根据做市指标、做市绩效与监管合规情况,将定期对做市商做市服务进行评价,对做市商的服务评价分为AA、A、B、C、D5个档次。若做市商对某只科创板股票提供的做市服务连续2个月的做市评价为D,上交所可以终止其特定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若做市商年度综合评价结果为D或做市商年度综合评价结果为C且排名处于末位10%,上交所可以终止其全部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

- 03-

对市场有哪些影响?

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以来,三年时间里科创板成绩斐然。截至7月1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由首批25家扩容至437家,总市值接近5.64万亿元,较最初的5000亿增长了超10倍。


对于科创板而言,当前引入做市商机制的影响是多方利好。


首先,可以活跃市场交易,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目前科创板有400多家上市公司,但存在流动性下降和股票间分化的问题。由于科创板都是新股,一旦“大小非”解禁则会导致换手率快速下滑。引入做市制度后,有望提升科创板流动性、增强价格发现、提高稳定性,推动板块内优质公司估值修复行情,有利于科创板长远发展。


其次,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科创板投资者门槛设置较高的不足。


由于科创板50万元资产门槛的限制,在科创板率先引入做市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短板。引入做市商机制后,做市商需要不断地向投资者提供买卖价格,并按其提供的价格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从而为市场提供即时性和流动性。


最后,可以更好地支持与服务科技创新企业。


科创板上市公司以科技创新企业为主,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要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在科创板的上市与再融资等,就必须让科创板上市公司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如果流动性萎缩了,就会影响到科技创新企业赴科创板上市融资的进程,也会影响到已上市企业的再融资。

- 04-

各大券商抢滩布局

做市业务收入是美国大型投行重要收入来源,2015年至2021年,高盛做市收入占其总收入比重为25%-35%;其次是摩根士丹利,做市收入占比在20%-30%;摩根大通做市收入占比在11%-15%;美国银行历年做市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7%-10%。


海外投行2017-2020年做市收入增长比较稳定,在市场大幅波动下,业绩稳定性和韧性很强。目前国内券商自营业务波动性大且收益率依赖市场环境、收益面临不稳定性。


有机构认为,科创板股票做市业务资格可带来三方面的有益帮助,即有利于提升行业影响力、促进内部协同、扩大盈利来源。科创板做市业务每年为行业带来的增量收入约为100-130亿元,带来的增量利润约为90-117亿元。


据悉,当前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等在内的10余家券商公开表示拟申请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


关于做市商准入条件,证监会要求,初期参与试点证券公司除具备完善的业务方案、专业人员、技术系统等条件外,还需满足资本实力、合规风控能力方面的两项条件,一是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元;二是最近三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含)以上。据统计,同时符合上述两项指标的券商共有26家。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