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打击整治行动以来已成功止付1.08亿元

光明网 显示图片

  两家公司财务人员分别遭遇

  “冒充老板”诈骗

  被骗转账巨额资金

  上海警方精准预警 接报快处

  及时止付被骗钱款近千万

  最大限度减少

  被骗企业财产损失

  夏季打击整治

  “百日行动”以来

  上海警方坚持

  “防范优先 打防结合”理念

  依托市反诈中心一体化运作模式

  聚焦高发类案 多发警情

  从拦截 预警 劝阻

  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不断优化动态预警模型

  资金止付机制

  已累计直接挽回

  被骗资金1.08亿元

夏季打击整治行动以来已成功止付1.08亿元

  精准预警  快速挽损

  针对近期“假冒公司老板”类诈骗多发的情况,市反诈中心及时调整预警模型开展前端过滤,巩固提升“圈层防护”体系效能,努力做到快速预警、快速劝阻、快速止损。

  7月12日,市反诈中心在工作中发现,黄浦区某公司财务人员孙女士极有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即对孙女士开展联动劝阻工作。

夏季打击整治行动以来已成功止付1.08亿元

  (涉案QQ群)

  经电话联系,民警了解到孙女士加入了一个由假冒公司老板的诈骗分子组建的QQ群中,刚刚将公司账户内的400万元转账至诈骗分子提供的对公账户。市反诈中心立即开展资金追查工作,持续止付10余个涉案账户,成功挽回被骗钱款360余万元。

  据了解,此前公司一名行政人员收到一封“总经理”发来的邮件,要求其尽快加入最新组建的公司高管QQ群。行政人员入群后,诈骗分子假冒的“总经理”让其联系财务等人员加入QQ群。孙女士接到行政人员邀请后,一开始并没有理会,但在行政人员再三催促下便加了群。

夏季打击整治行动以来已成功止付1.08亿元

  (诈骗分子假冒公司老板让被害人转账)

  在入群后,所谓的“总经理”等一众高管在群里商讨业务,期间要求孙女士分四笔向所谓业务合作对象“王总”的公司账户转账400万元。孙女士信以为真,完成转账后不久就接到了警方的电话。

  接报快处  及时止付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市反诈中心持续优化“接报快处”机制,接到被骗市民报案后,第一时间同步对涉诈银行账户资金进行紧急止付,想方设法实现被骗资金“拦截更早、损失更小”。

  6月28日,本市某物流公司财务徐女士接到自称某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公司一个银行账户需要年检,让徐女士添加其QQ以便发送相关年检材料。徐女士挂了电话之后,便添加该“银行工作人员”为QQ好友。

夏季打击整治行动以来已成功止付1.08亿元

  (诈骗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

  随后,她就被“工作人员”拉入新的“公司办公群”。刚加入群,诈骗分子冒充的“老板”就询问公司账户年检事宜,并要求将公司账户情况截图发在群里。徐女士一看是老板的头像和名字就照做了。

  没过多久,“老板”说有一笔货款需要紧急付给一个公司,并把对方公司账户信息发送在群里,徐女士便照做了。转账之后,“老板”又以各种理由让徐女士向另外两个公司账户转账,累计达1000多万元。在转账汇款后没多久,徐女士想到打电话给老板核实信息,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遂报警求助。

夏季打击整治行动以来已成功止付1.08亿元

  (假冒的公司办公群)

  接到报案后,市反诈中心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民警在了解案情的同时,快速梳理涉诈信息,同步开展资金止付工作,通过对涉诈账户的追查分析、循线深挖,先后关联160余个银行账户,紧急止付被骗资金600余万元。

  目前,两起案件的侦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安机关将持续追查其余被骗钱款、追捕诈骗犯罪嫌疑人。

  警方提醒

  公司财务人员无论何时在网络社交、电话、短信上遇有自称公司高管、法人要求添加好友的,一定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的,一定要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情况。

  同时,各企业也应健全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审批流程,尽量不要通过微信、QQ等方式下达指令要求财务人员转账,以免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如果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准确提供聊天记录、银行账户等关键信息,为止付挽损赢得宝贵时机。

来源: 警民直通车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