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呈现新气象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高译丹、实习生卢梦萍报道:8月23日下午,“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专题)在昌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年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呈现出新的气象。

●十年来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提高8.8个百分点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延彬表示,这十年,全省狠抓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在打造高标准生态上创下新历史。十年来,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提高了8.8个百分点,细颗粒物浓度下降了34.1%,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提高了12.9个百分点。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再创历史新好,取得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双双突破95%”等四个“重大突破”。

●生态质量指数全国领先生物物种资源丰富

这十年,我省加强生态示范创建,持续推进保护修复,在创建高颜值环境上呈现新面貌。我省已创建国家“两山”基地6个、居全国第三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个、居全国第五位,省级生态县(市、区)41个,省级“两山”基地25个,正在组织申报第六批国家“两山”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生态质量指数(EQI)全国领先。生物物种资源丰富,是公认的“珍禽王国”和“候鸟天堂”。全球98%以上的白鹤、95%以上的东方白鹳在鄱阳湖越冬,江豚时隔40余年又再次溯江而上戏水扬子洲、逐浪八一大桥,多年未见的鳤鱼、大规模刀鱼、苏铁蕨等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也再次出现。

●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这十年,我省牢记环境就是民生,持续加强生态惠民,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迈出新步伐。认真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对11个设区市省级督察及“回头看”全覆盖。认真做好生态环境民生实事,长江干流江西段和赣江干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消灭了V类及劣V类水,疫情防控医疗废物废水实现“两个100%”规范安全处置。

这十年,我省注重全面绿色转型,持续促进降碳扩绿。十年来,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1.7∶53.8∶34.5优化为7.9∶44.5∶47.6,绿色发展指数连续多年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全境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累计下达流域补偿资金210.9亿元。“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等品牌在全国全面打响。

●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6.70%

这十年,我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38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35项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列入国家清单在全国推广。在全国率先开展按流域设置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

我省建设形成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完成由186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29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构成的全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全省建成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47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6285座、城镇污水管网2.3万多公里,10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建成了一体化监控平台和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6.70%。

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取得四个“重大突破”

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2.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双双突破95%

3.设区城市PM2.5浓度突破30ug/m3

4.赣江干流33个断面首次全部达到Ⅱ类、实现赣江干流水质类别突破

2022年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3个可喜成绩

一是县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24.8ug/m3、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6.2%,表明全省县域一级更大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更好;

二是国考断面Ⅰ-Ⅱ类优质水比例81.8%、同比上升11.3个百分点,表明全省水质优良比例中优的比重持续提高,差水向好水改善、达标水向优质水提升趋势明显;

三是鄱阳湖总磷浓度降至0.057mg/L,再创历史新低。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