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险企上半年共赚1220亿元,同比下降15.09%

近日,五家A股上市险企相继披露2022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20.27亿元,同比下降15.09%。

归母净利润两升三降

上半年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为602.73亿元,位居5家公司榜首。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净利润254.16亿元、178.5亿元、133.01亿元、51.87亿元。其中,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9%、5.7%。

从不同业务板块来看,上半年,中国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净利润340.88亿元,同比上涨14.4%;财产险业务实现净利润83.81亿元,同比下降22.3%。

中国人保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8.50亿元,同比增长5.7%。从不同业务板块看,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6.0%,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190.32亿元,同比增长15.3%。人保寿险实现净利润33.58亿元,同比减少25.1%。人保健康实现净利润7.42亿元,同比增长186.5%。

对于净利润下滑,中国人寿表示,系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投资收益下降。新华保险在半年报中表示,在去年同期利润总额高基数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同比减少,导致本期利润总额同比变动较大。

中国太保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主要还是受到寿险行业转型影响,太保寿险业务持续承压。今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净利润88.6亿元,同比下降31.2%;营运利润151.56亿元,同比增长6%;保险业务收入1490.54亿元,同比增长5.4%。新业务价值增长持续承压,为55.96亿元,同比下降45.3%;受渠道、产品结构变化影响,新业务价值率为10.7%,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内含价值达12508.77亿元,较年初增长4%;今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为257.45亿元,同比下降1%。

多数险企投资收益承

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多数险企投资收益承压。2022年上半年5家上市险企的总投资收益合计2524.35亿元,同比下滑15.72%。从投资收益成效来看,5家险企总投资收益率位于3.1%-5.5%,净投资收益率则位于3.9%-4.9%。

从投资收益率来看,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9%,较去年同期的3.8%略有上涨;实现年化总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平安集团首席投资执行官邓斌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大力配置长久期固收产品,特别是利率债,以及部分基金分红的收益,使得我们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狠抓确定性收益。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首席投资官张涤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更多的是通过战略配置、大类资产配置来实现长期稳定的收益。她表示,要牢牢把握资产负债匹配的原则,同时,要有杠铃策略,大盘要非常保守、非常稳定,局部可以大胆,承担风险。此外,投资还要分散化,既包括投资资产品类的分散化、持仓结构的分散化,也包括管理人风格的分散化。

从投资收益来看,上半年,中国人保取得年化净投资收益率4.9%,较去年略有上涨;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5%,较去年下降1.2个百分点。对此,中国人保副总裁李祝用表示,尽管上半年投资收益率同比有所下滑,但达到预算目标的时间进度要求,为实现全年投资收益预算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

代理人规模仍在下行

随着行业进入转型攻坚期,寿险代理人加速清虚,各家险企也正在持续推进代理人队伍向优质、专业、高效转型。

截至6月末,平安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为51.9万人,同比下降13.5%;中国人寿总销售人力81.0万人,较一季度末下降3.6万人,较年初下降8万人。其中,个险销售人力74.6万人,较一季度末下降3.4万人,较年初下降7.4万人;新华保险个险代理人规模人力为31.8万人,同比下降27.9%;月均合格人力6.1万人,同比下降41.9%;太保寿险月均保险营销员31.2万人,同比下降51.3%;人保寿险“大个险”渠道月均有效人力28242人,较去年同期的60985人减少53.69%。

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则指出,近几年,受各种复杂外部环境影响,寿险行业在深度调整,特别是个人代理人队伍下行,各家公司都在主动转型,都在找高质量发展道路。从目前来看,行业代理人规模还处于下行通道,但是下滑速度实际在放缓,有逐渐企稳的迹象。

对于近几年人身险市场的疲软和下行态势,中国人保副总裁肖建友认为,目前还处于行业发展转型的阵痛期,但行业未来整体向好、增长空间广阔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需求的潜力仍然巨大。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居民购买力和金融保险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阶段性的行业下行趋势将会不断修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也将会获得更多支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