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地铁上突然晕倒!这个救命操作要记住

光明网 显示图片

  近日,在深圳地铁上

  上演了惊险的一幕

  一名女性乘客突然晕倒

  紧急时刻下

  一群人冲了上去

  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起来了解

  一女子在深圳地铁上突然晕倒

  他们火速出手

  2023年1月26日(大年初五)上午8点52分,地铁4号线列车上一位年轻的女乘客神情恍惚,疲惫地瘫坐在座椅上。当时列车上客流较少,列车安全员很快留意到乘客,并上前轻轻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在乘客表示不需要之后,安全员移步其他车厢巡视,但始终心系着这位“特殊”的乘客。

  当列车即将行至观澜湖站,安全员发现乘客耷拉着身体,多次呼唤无法回应,安全员心提到了嗓子眼,快速唤来了其他车站职员,大家齐心协力将乘客抬至站台。

女子在地铁上突然晕倒!这个救命操作要记住

女子在地铁上突然晕倒!这个救命操作要记住

  观察到乘客身体不适,呼吸微弱,车站职员立马分工合作,一名站务员快速拿来AED,一名站务员赶紧拨打急救电话,还有人快速从车控室取来保暖毛毯。

女子在地铁上突然晕倒!这个救命操作要记住

  AED语音提示不需要除颤,但需要胸外按压。值班站长紧急实施了胸外按压。慢慢地,乘客身体有回应,慢慢恢复了自主呼吸。

  随后,车站职员又合力将乘客抬至座椅,并取来围挡和热水,暖心守护在她身边。

女子在地铁上突然晕倒!这个救命操作要记住

  6分钟后,急救人员快速赶到,将乘客送至医院救治,乘客转危为安。

  “非常感谢观澜湖站地铁工作人员的救助,我真的很感谢他们!”在随后的电话回访中,乘客家属对观澜湖站协助救助的职员表示了诚挚感谢。

  还好这次有惊无险

  为这些及时出手的好心人点赞

  由此看来

  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遇到需要心肺复苏等

  急救措施的患者时应该怎么做?

  大件事君都为大家整理好了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技术,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电击除颤,关键时刻能救命!

  1.胸外按压

  ① 患者的体位:

  心脏骤停的伤患者需要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伤患者的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② 施救者的姿势:

  施救者跪在倒地者的一侧,双腿靠近倒地者胳膊,双腿自然分开与肩等宽,靠近患者肩部的腿与患者肩部等高成同一水平。

  ③ 胸外按压定位:

  将一只手掌根放置在伤患者的胸部中央、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手指尽量上翘。使用腰部及上半身的力量按压而不是手臂发力。

  ④ 按压的频率:

  必须以每分钟按压100~120次的速率进行按压。按压的同时要大声计数按压次数,始终发两个音,如“1下,2下,3下或01,02,03”,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充分回弹到正常位置,回弹与按压时间大致相同:每次中断按压的时间小于10秒。

  按压深度对于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非常重要,您需要足够用力按压患者胸部,才能使心脏泵出血液输送到患者全身。

  2.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是心的复苏,人工呼吸是肺的复苏。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为伤患快速、有效地提供氧气的方法。施救者吸入的空气有约21%的氧气,呼出的气体有约17%的氧气,因此施救者呼出的空气足够为伤患提供所需要的氧气。

  ① 检查口腔

  首先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果有明显异物,例如呕吐物、脱落的牙齿等,可以用手指清除。

  ② 开放气道的手法

  将一只手掌置于伤患的前额,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颌的骨性部位,抬起下颌,使头部后仰以开放气道下颌与地面垂。

  注意:避免按压颈部或下颌下的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③ 呼气方法

  在保持气道开放的同时,用拇指和手指捏住伤患的鼻子,正常吸一口气,用口完全封闭包住患者的口,给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可以默数四个音节“一千零一”或“1001”),每次人工呼吸时侧头观察伤患的胸部是否有隆起(有隆起说明通气有效)。

  ④ 胸外按压:人工通气=30:2

  国际指南提示,施救者如果不能或不愿意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以不做,但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胸外按压,即只用手实施心肺复苏而不用嘴,因为心脏按压比人工呼吸更为重要。

  一句话总结,高质量心肺复苏就是——快速按压且有力的按压、使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此外

  被称为“救命神器”的AED

  相信不少深圳人有看到它的身影

  那么

  什么叫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关键时刻怎么用来救命?

  我们接着往下看

  什么是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简称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识别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傻瓜式”医疗设备。

  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脏骤停,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80% 表现为室颤,早期电除颤是最为有效的抢救方法,如能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并在3~5分钟内进行AED电击除颤,可使其存活率达到50%~70%。

女子在地铁上突然晕倒!这个救命操作要记住

  怎么使用AED

  找到AED后

  按照提示音进行操作即可

  老款的D1型AED

  需要按键开机

  开机后的使用方法也是

  “它怎么说、你怎么做”

女子在地铁上突然晕倒!这个救命操作要记住

  新款的C2型AED

  开盖就开机了

  使用非常便捷

女子在地铁上突然晕倒!这个救命操作要记住

来源: 人民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