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7只幼蟹有1只来自这里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全国每7只幼蟹有1只来自这里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陈燕飞

  2月初,乍暖还寒,溧水、高淳的养蟹人已经陆续开始投放蟹苗,随着一只只一元硬币大小的幼蟹投入蟹塘,距离丰收也就不远了。“南京溧水那边的客户已经订了1万多斤蟹苗,明天还有几千斤要运走。”元旦以后,宣城市水阳镇金新河蟹苗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其寿就开始忙着接订单、捕蟹苗、赶发货。

  养蟹,要从“娃娃”抓起

  分拣、过秤、打包……除了春节几天休息,葛其寿忙得不可开交。眼下正是蟹苗上市的时节,夜里捞苗,早上发货,葛其寿每天都在塘口待着。“已经忙了一个月了,再忙个10天左右就结束了。”葛其寿告诉记者,受去年夏季高温影响,合作社700亩蟹塘的产量只有20多万斤,比去年减产了30%。

  来自溧阳的蟹农蒋涛表示,他一直在水阳镇采购蟹苗,品质好,养出来的成蟹规格也高。蟹苗产量少,订单多,价格也略有上涨。即便每斤的收购价贵了4元,他也毫不犹豫地订了几千斤。

  葛其寿的合作社在东台建有育苗厂,每年11月份挑选种蟹进行繁殖,“我已经跟螃蟹打了30多年交道,成蟹利润高,风险也大,蟹苗养殖稳当一些。”而让葛其寿最初选择养蟹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解决当地苗种的需求难题。

  据悉,在2001年之前,水阳镇全镇的蟹苗养殖不足2000亩,养殖户的蟹苗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购买,不但议价没有话语权,运输成本也高,关键是买回来的苗种参差不齐。

  如今,水阳镇幼蟹养殖面积达3.5万亩,高峰期曾达五六万亩,每年的蟹苗产量能达到7000吨,水阳镇因此被誉为“中国幼蟹第一镇”。“全国每7只幼蟹中,就有1只来自水阳镇。”水阳镇水产站站长汪祖军告诉记者。

  科学选种,螃蟹也要“优生优育”

  蟹苗质量良莠不齐,养殖效果和稳定性也千差万别。“花高昂的价格却买不到优质的蟹苗,以前我们的蟹苗质量受制于人,影响养殖效果和养殖收益。”葛其寿说,现在自己挑选种蟹、培育繁殖,把控质量关。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为实现中华绒螯蟹种源自主可控,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和宣州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推动下,安徽腾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宣城市金新河蟹苗种专业合作社合作,在江苏如东、东台自主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繁育基地。

  经过3年的协同攻关,目前已经探索出了一条“自选良种亲本、异地自主繁育、本地化培育、良种良法配套、产研推结合”的中华绒螯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之路,实现了项目区种源完全自主可控。

  “作为种蟹的公蟹、母蟹也有标准要求,要选品相好的4两母蟹、5两公蟹,这样繁殖出来的蟹苗才能保证品质,以后的成蟹规格也高。”汪祖军向记者解释道。

  智能管控,打开手机就能巡塘

  “以前没有这些设备时,工人半夜起来增氧。自从基地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改造后,现在养殖幼蟹轻松多了。只需每天打开手机App,就可以随时巡塘,实施增氧等相关指令。200亩的基地只需要5个工人就可以了。”安徽腾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叶飞说。

  不同于以往的水产养殖区,在水阳镇吴村村中华绒螯蟹优质蟹种培育示范区,养殖基地水面清澈、环境幽雅,水面上布设着各种数字化管网,几乎看不到工人。在基地办公室的互联网数据管理平台上,各个塘口的实时状况、饲料用量、水质质量、采购情况等诸多信息在电脑上一览无余。

  传统的水产养殖,每日巡塘和人工检测水质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生产环节,经常面临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窘境,耗时耗力,智能化程度低。“智能管控后,手机就能实时查看一下养殖区域的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养殖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发现情况马上能及时处理。”叶飞说。

  春放蟹苗,投下希望。蟹苗养殖户们正满怀期待,在培育蟹苗的致富路上不断前行。再过半个月,蟹苗交易就要结束了,他们又要开始盘算接下来的工作,清塘、晒塘、消毒、修整……等到5月10日前后,新一轮“折腾”又来了。


来源: 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