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主创新,业界提醒这一关键领域不能忽略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在2023全国两会上,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如何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出现在多名代表委员的建议中。

  在近日举行的“把握关键根技术,中国数据库走出自主创新之路——环球两会夜话”直播节目中,多名业内人士强调,在数字时代,数据库已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关键根技术和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国需要打造自主研发、安全可靠数据库产品,摘下这颗“基础软件皇冠上的明珠”。

  数字化时代需要加强数字基建

  数字化时代,全球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海量数据。不少业内人士将数据比作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如何保存、管理、利用这种新型生产要素成为各国都需要解答的重要命题。

  有数据,就离不开数据库,它是存储、组织、管理、分析数据的系统,在信息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华为云数据库服务产品部总经理苏光牛13日在直播中介绍称,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会与数据库息息相关,可以说数据库无处不在:到银行的ATM机器上取钱是典型的交易型数据库在背后进行支撑;买房贷款则是典型的分析型数据库在背后计算;每天使用的手机支付、点外卖、乘坐公交地铁和缴纳水电费等,都有数据库在背后支撑。“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数据库却无比重要。”苏光牛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科技创新部主任工程师何佳佳在直播中也表示,随着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数据量和复杂度都在不断呈几何级数增加,因此需要更强大、更高效的数据库技术来支持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也需要强大的数据库支持来实现其应用场景。在数字时代中,数据库不仅是关键必要的基础技术,还是推动和支撑各行业业务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

  中国数据库在部分领域已处在全球前列

  近年来,中国数据库市场呈现发展迅速、百花齐放的局面。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库应用创新实验室最新发布的2022年《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当前国内数据库厂商达到了116家,占据全球厂商数量的32%,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不过,国内数据库厂商中,80%厂商员工数量在100人以下,近80%的企业数据库专利数量在50以下,近75%的产品是基于国外开源技术进行简单的包装而来。

  尽管如此,以华为GaussDB为代表的部分中国数据库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并且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副主任李国良13日在直播中介绍称,中国已经在分布式数据库,特别是分布式事务处理、分布式优化、分布式高可用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此外,中国数据库在云原生弹性伸缩、智能优化、全密态安全保护方面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具有一定的优势。

  苏光牛介绍称,华为集团自己的IT系统(MetaERP系统)已经全面使用了GaussDB,MetaERP支撑了华为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处理,使用了GaussDB的metaERP系统的端到端业务处理效率有了近百倍的性能提升。此外,GaussDB也在对数据库要求最为严苛的金融行业核心系统实现了规模商用。

  去年,邮储银行上线了全球最大的银行分布式新核心,其数据库选用了华为GaussDB。深度参与这一项目的何佳佳表示,数据库是这一分布式新核心的关键技术组件,不仅需要考虑数据处理能力、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还关注到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成本效益等。

  在金融这一对数据库要求最为苛刻的领域,华为GaussDB与邮储银行的成功合作也是中国数据库发展成果的缩影,意味着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数据库有能力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助力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行业健康生态需要各方联手打造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数据库管理软件规模约为7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约为47亿美元。虽然有着很高的增速,但在中国数据库在全球层面的占比仍然偏低,整个产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周期,行业格局也仍在塑造之中。

  在中国数据库产业走向成熟的进程中,生态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苏光牛表示,数据库是一个生态型的产品,数据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良性、健康的生态,GaussDB也一直在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从产业生态上,华为积极参与数据库国内标准体系建设,与业界一起推动数据库基础能力、性能、安全方面的行业标准和测评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产业白皮书,与业界共享华为在数据库研究领域的技术实践和前沿探索;

  在人才培养上,华为联合教育部,通过智能基座、新工科、虚拟实验室等项目,与高校共建数据库课程、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同时联合多所高校出版数据库教材、教辅,目前华为已在110多所高校开设170多门数据库课程,累计培养了3.5万多名学生;

  在伙伴生态构建领域,华为与业内优秀数据库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运维、迁移、咨询等服务。同时,也与行业头部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构建联合解决方案。

  何佳佳表示,中国数据库产业的体系建设目前仍是一个需要各方探讨的话题,这需要结合产学研用四方力量,提升生态的活跃度和能力。与此同时,产业也需要制度层面的支撑和引领,推动生态构建。

  李国良表示,希望在未来五年中,中国数据库产业能够建立一个健康生态,各界各司其职发展好国产数据库,形成良性的数据库市场。

来源: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