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的重大创新

□王喜红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如何实现现代化?长期以来,“现代化=西方化”被认为是唯一成功的正确道路。国强必霸,两极分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精神垮塌、信仰缺失等成为西方式现代化之殇,现代化成为了一把“双刃剑”。摆脱和走出现代化的困境,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探索并找到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出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其中“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增强道路自信、画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心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了对现代化内涵与本质的认识。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认识,众说纷纭,有关它的定义就有几百种。比较被认可的共识是,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过程,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涵盖范围广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产业及结构的现代化、社会运转方式及制度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几百年来,世界现代化进程取得巨大进步,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都不同程度地走在了现代化道路上。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现代化在提升各国人民幸福指数的同时也带来种种问题。很多人陷入了困惑中,现代化好还是不好?现代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长期以来,世界现代化的实践并没有真正回答好这个问题。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的成功推进与拓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此作出了科学回答:人民至上。建设“更好的社会制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内涵及本质认识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摈弃了西方现代化“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理念,具有独特的价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不是物。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但几百年来,现代化始终囿于“见物不见人”的历史宿命,难以自拔。按照西方现代化专家学者制定的各种指标体系,美国早在上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完成了现代化、进入后现代社会,美国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最高水平。然而,有关“人”的问题始终困扰着美国政府,种族歧视、校园枪击、吸毒、堕胎等也成为美国历届总统需要面对的难题。从“见物不见人”到“见物又见人”,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的重大原则,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在价值观方面的重大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改写了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展现出了独特的世界观。世界现代化源于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欧洲。从其实现路径和推进方式看,广泛建立外海殖民地、进行经济文化殖民是其现代化的普遍做法。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史,充满了战争、镇压、屠杀和血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大航海时代以来的大国强国无一例外。正如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指出的那样:“文明之间最引人注目和最重要的交往是来自一个文明的人战胜、消灭或征服来自另一个文明的人。”零和博弈、国强必霸,俨然成为现代化的主基调、主旋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近代以来逐步探索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始至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和平合作共赢中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在中国人民发展进步的旗帜上,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强而不霸的现代化新路。

中国式现代化颠覆了程序民主的所谓西方普世价值,展现了新的民主观。什么是民主?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将其概括成“民有、民治、民享”,其中民有、民享可以被视为民主的结果,最具表象性、也最具争议性的特征则是“民治”。在西方民主政治话语体系中,多党体制、普选权、程序民主等最具代表性,一度被视为普世价值,然而就西方式民主的实施效果看,并不令人苟同。美国始终标榜自己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但据总部位于柏林的达利亚研究咨询公司调查显示,美国仅有49%的公民认同美国是民主国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对1981年至2002年间1779个有关调查结果的研究显示,真正能够影响美国公共决策的是富豪阶层,普通民众对于决策几乎没有影响。西方式民主中被推崇的普选,本质上也仅代表富豪阶层的利益。反观中国式民主,坚持依法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协商制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选人用人制度,坚持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能够代表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真正做到了“民有、民治、民享”,实现了对西方式民主的超越与突破。

中国式现代化找到了破解发展就要破坏“魔咒”的有力武器,展现了新的生态观。文艺复兴以来,伴随人性的释放,“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恣意生长,并成为世界现代化的主流。长期尊崇人类中心主义的结果,使得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并带来生态系统的极大破坏。根据西方学者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现代化完成之后,发展与保护就双赢了。然而数据显示,2001-2017年间,美国每30秒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生态系统消失。当今社会人类遇到的极端天气、气候变化,未尝不是这种现代化的结果。人类是否可能自我毁灭?人类将向何处去?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寻找新的出路。立足本国国情,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中国共产党提出并自觉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生态观,并将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国家意志和党的使命,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视角进行全面部署和系统推进,在生态价值观、文明观层面实现了对已有现代化模式的超越。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显著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神话,为破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中国式现代化这艘巨轮一定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纪春艳

审校:高涵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