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次记录到亚洲长翼蝠,还在高淳发现南京最大白鹇种群

4月6日,记者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经过南京农业大学调查团队调查人员野外观察,南京生物多样性近期再添新成员,首次记录到亚洲长翼蝠,在高淳发现南京本地最大白鹇种群。

据了解,亚洲长翼蝠是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陆生脊椎动物调查组于今年2月18日在汤山一洞穴中采集到的。经查阅历史文献和相关记录,确认为南京翼手目物种新纪录科、新纪录种。

除了亚洲长翼蝠,高淳区多处山地布设的红外相机均拍摄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的影像,为高淳区鸟类新纪录。架设在高淳山区的其中2个红外相机位点都监测到了至少1个繁殖对和1只雄性亚成体,说明上述区域存在稳定的繁殖种群,而多个监测位点的白鹇个体数量超过4只,上述数据显示,高淳境内可能有南京最大的白鹇种群。

白鹇是雉科鹇属大型鸡类。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白鹇常栖息于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通常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性机警,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

白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2016年下半年,江苏南部丘陵山区首次监测到白鹇,当时为江苏省鸟类新纪录。2019年冬季,南京溧水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无想山林场红外相机监测到白鹇的稳定种群,至此,南京成为江苏第二个发现白鹇的区域,也成为目前国内监测到的白鹇地理分布最北界,进一步支持了白鹇种群北扩的事实。

此外,南京鸟类记录近三个月新添6名成员,分别是丹顶鹤、渔鸥、赤红山椒鸟、鹊鸭、灰背隼和棕颈钩嘴鹛。

通讯员 苏小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校对 李海慧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