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 相约宜宾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通气会现场 宜宾日报记者 黄铄然 摄

宜宾日报记者 黄铄然

三江汇盛景,绿色新宜宾。4月23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现场发布了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成果及第二届“长江杯”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技术挑战赛情况。

今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都有哪些亮点,一起来看看吧。

四大亮点 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能源港 宜宾日报记者 王宇 摄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于6月8日至11日在宜宾举办,本次大会以“绿色新动力·世界新动能”为主题,届时,预计将有2000余名嘉宾齐聚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把脉产业发展趋势,深入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商发展大计、共创绿色未来。

——以绿色为主题

据了解,此次大会主题中“绿色”指动力电池产业是绿色低碳产业,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新动力”指科技创新,是引领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世界”寓意全球化开放合作,是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动能”指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力量之源,也是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此次大会主题既源自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主题的传承创新,更借助这些简洁鲜明的关键词,向全球传递“共同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

——形式丰富多样

此次大会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坚持会展集聚带动产业集聚,集“会议、展览、赛事、对话、体验”五位一体,将举办开幕大会、主论坛、高峰论坛、专题研讨、闭门会、展览会、主宾国专场、全球企业家之夜、“长江杯”大赛等系列精彩活动,将“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发布“全球一体化发展”倡议和多项榜单、成果,着力办成动力电池产业最大的行业盛会。

——思想碰撞激荡产业活力

大会聚焦“行业盛会”属性,将邀请重要外宾、政府间国际组织负责人,全球动力电池和汽车领军企业、行业组织负责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行业顶尖研究机构负责人等中外嘉宾线下出席大会,围绕产品、标准、市场等领域,从推动政策法规和标准一体化展开,深入探讨技术创新、储能应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综合利用、换电模式、产业投融资、电池运输等行业前瞻热点话题,共同探索技术发展、合作模式、产业生态共建共享的方法路径,向世界传递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信号。

——打造世界行业盛会

此次大会以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为办会主旨,坚持国际化融合,精选国际顶级行业组织协办大会,设立主宾国,邀请更多重量级国际嘉宾线下参会,借助大会传递国际合作、开放合作声音;坚持专业化方向,邀请更多领军企业、行业组织和专家学者等全球行业大咖参会,聚焦行业热点痛点设置活动话题,吸引行业关注、汇聚行业目光;坚持市场化驱动,为行业领军企业、顶尖专业机构等市场主体自主举办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力争呈现一场覆盖动力电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世界级行业盛会。

以赛促质 推动动力电池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届长江杯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技术挑战赛(初赛)现场 宜宾日报记者 陈伟 摄

为挖掘和培养动力电池产业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聚焦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宜宾市人民政府将联合举办第二届“长江杯”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技术挑战赛,以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为出发点,积极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在宜宾集聚,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及新兴产业生态圈助力、加速。

作为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同期活动,首届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技术挑战赛于2022年成功举办,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赛事举办汇聚了一批产学研用优势资源,推动了科研院校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及投融资机构的对接。

据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苟绍华介绍,本届挑战赛将组建由11名知名专家构成的评审委员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邀请高校及行业专家共同担任评审专家,充分保障赛事评审的公平、公正和专业性、权威性。

“同时,在前一届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赛事规模,设置高校组和行业组双赛道。”据苟绍华介绍,其中,高校组面向科研院校在校学生征集动力电池创新方案,通过方案答辩和电池系统测试评选出获奖团队;行业组面向动力电池企业、整车企业等征集电池系统集成应用方案,通过方案答辩评选出动力电池的最佳集成应用案例。

据悉,目前挑战赛已启动报名征集,计划于5月28日至29日在宜宾展开最终角逐,获奖团队将受邀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领奖,优秀赛事成果将在大会期间展览展出。决赛期间将同步举办新能源汽车嘉年华,开展新能源汽车沿江行、路试表演,以及试乘试驾活动,培育绿色低碳出行文化,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成果丰硕 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现场 宜宾日报记者 王宇 摄

去年7月21日至23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圆满举办,作为全球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结出累累硕果,大会发布了《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宜宾)宣言》等系列成果和榜单,签约了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48个,总投资962亿元,已成为集行业交流、成果展示、产业合作、宣传推介于一体的国际性平台,为全国、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会的成功召开让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一年来,宜宾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在项目招引建设、产业集群形成、动力电池小镇建设、“电动宜宾”工程推进等方面不断加码赋能。

据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副局长杨璐菡介绍,全市签约电池产业链项目累计达90个,投资额超2000亿元。其中,投产项目已达38个,吸纳就业人数超3万人;52个项目正加紧推进建设,今年还将有27个项目投产,全面投产后将吸纳就业总人数超8万人。

“去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产值889亿元,同比增长4.5倍,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全年进出口额51.2亿元,增长7.5倍,对全市贡献率达56.5%,已成为与白酒并驾齐驱的千亿级支柱产业。先后被列为四川制造强省试点‘地标产业’和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杨璐菡表示,我市动力电池小镇建设已初具雏形,科达利一期、祥鑫科技等7个配套产业项目已投产,四川时代七期、科达利二期、震裕科技等重点项目厂房主体已完工,今年6月底前将陆续投产。

此外,宜宾围绕四川时代全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产业,以省级新区三江新区为核心,以相邻工业园区为支撑的“1+N”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基本形成,链主企业规模优势显著、产业链完整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已构建起全方位产业服务体系。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南岚表示,自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以来,我市持续推进“电动宜宾”各项工作,在构建补能服务网络、推动车辆电动化替代、新技术融合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市全力打造电动重卡政策端、建设端、运营端和应用端四大场景,建成重卡换电站9座、推广电动重卡524辆,积极推进重卡换电试点城市建设。同时围绕公共运输领域补能需求,加快优化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能服务网络,全市新能源汽车车桩比达到1.7∶1(充电接口9044个)、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充电设施覆盖半径小于2公里的补能服务网络。”南岚说。

此外,我市中心城区城市环卫清扫车、重点景区内服务车电动化率达到100%,中心城区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率分别达到78.6%、44.1%、44.1%,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并搭建宜宾交通碳大脑智慧平台,实现交通领域碳排放纪录“‘零’的突破”,建成车路协同生活、生产应用场景,实现全国首条开放路段智能网联汽车试验示范案例突破。

风起三江口,扬帆正当时。自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花落宜宾始,便已成为宜宾面向全国、全球,引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和城市名片。据悉,下一步我市将大力发展储能产业,聚焦引进系统集成、PCS(过程控制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等项目,带动“光伏+储能”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齐头并进,为宜宾提质进位作出重大贡献。


来源:宜宾日报金江网

编辑:练忠阳(实习编辑)

责编:胡厚

审签:周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