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董事长李东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变,方式有重大改变


走出去智库观察

4月23日,2023(第十四届)中国绿公司论坛暨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年会在海南陵水举办,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出席并发表主题为《世界大变局下的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演讲。


李东生认为,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从高潮转向低潮,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放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始转移和调整,由广义的“全球化”向区域化、本地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但方式会有重大改变,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全球投资贸易规则可能会发生变化。中国企业要积极适应全球化形势的变化,因为中国制造产出已占全球30%,仅靠中国市场无法消纳,必须要对外输出优势产能。


李东生还指出,中国在一般产品制造领域优势明显,但在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依然不足,近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虽然名列前茅,但获授权专利的数量不够多,专利质量不高。其中,重要的标准必要专利比例较低,这已成为中国科技和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目前,西方国家联手在科技、投资、贸易打压中国,企图将中国制造业压制在单纯靠成本效应、资源消耗的低端产业中,因此中国制造业亟须加快转型升级,在更多产业领域突破中等技术陷阱,构建先进制造能力,进入产业链中高端。


中国绿公司论坛暨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年会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立,本届论坛围绕“产业科技”和“经营创新”两个维度,核心议题包括聚焦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绿色发展与企业融合等,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刘小明,副省长谢京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全会,来自政产学研界的5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活动。


中国制造如何应对全球化逆流?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刊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演讲的主要内容,供关注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读者参阅。


正 文





CGGT,CHINA GOING GLOBAL THINKTANK






大国博弈,全球化逆流,美国供应链去中国化,以及自身的转型升级压力,令中国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高压之下,中国企业如何突围?


4月22日至24日在海南陵水举办的“2023中国绿公司论坛暨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年会”的全体会议上,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以主题为《世界大变局下的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大会演讲,给出了自己的解法。



李东生说,世界产业经济正处于三个变革之中: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变。世界正经历第四次产业革命,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成为重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


二是经济全球化与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之变。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从高潮转向了低潮,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放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始转移和调整。


三是国际经济力量此消彼长和大国博弈之变。全球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国家力量群体性崛起。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跑者,但西方国家联手在科技、投资、贸易打压中国,企图将中国制造业压制在单纯靠成本效应、资源消耗的低端产业中。


如何在变局中趋利避害呢?


李东生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但方式会有重大改变,以WTO为核心的全球投资贸易规则可能会发生变化”,结合TCL的发展,他认为的有效应变之道是:


首先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比如TCL从2010年就开始了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并且进军了半导体显示产业,创立了TCL华星,向消费电子产业链上游攀升,近几年TCL也持续聚焦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国家核心战略产业并加快发展。


其次是要从过去的输出产品转向输出工业能力,实现供应链产业链的全球化和海外经营的本土化。目前,TCL已经在巴西、印度、波兰、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个制造基地,实现着输出工业能力的转型。


而且,这种商业模式也更能带动国内的核心部件、材料和装备出口,领着中国企业更好地向外走。过去五年TCL海外生产销售额从558亿增长到1060亿,但同期的出口也从89亿美元增加到149亿美元,实现了输出产品和输出能力的良性循环,也让企业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循环当中。


最后是要从效益成本驱动到资本技术驱动的转变。李东生说,过去TCL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速度、效率和成本领先,转型高科技制造业后,则主要通过资本和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与发展。


过去五年,TCL在复杂严峻内外部环境下,累计投资超过1900亿元,仅202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10亿元,投资建成了广州超高清半导体显示产线、银川的智慧工厂、贵州一体化制造基地等多个大型项目,为企业未来发展积累后劲。


总结TCL的发展,李东生认为,全球经济格局的巨变,既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也蕴含着发展的机遇。他说: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只有持续发展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战胜挑战就能够迎来新的机遇,克服困难就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苦练内功、持续创新,中国企业就一定能够登上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大驱动力。”


来源:华商韬略(文/王新)

举报
评论 0